[原]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2006-11-19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农业大国。目前的中国十三亿人口中就有九亿是农民。在这种人多地少的生存状况下,越来越多的的农民携着家眷,放弃了曾视为生命的土地,宁可忍受屈辱与歧视,也要拥进各地的城市,于是“农民工”便成为了城市中劳动力市场一道奇异的景象。

  然而,在进入城市发展的同时往往只接触过农业的的农民工对于城市中的一些脑力劳动工作无从应对,而从教育的层面来说,他们有些只有小学文化,有的只上过几年学认得几个字,有的则连学都没上过。很多人没有这样或那样的特长和技术更多的是凭借一身的力气在城市中闯荡,这注定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工作范围和社会地位。所以农民工则被多数城市人认为是没文化,低素质,低收入的群体。但他们却呈受着城市人无法忍受的工作强度。得到的只是城市工薪工作者几分之一的报酬。其实带给他们这些不平等的根源,还是没有文化水平的问题。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他们无从下手,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农民工开始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子女在城市中接受教育提高竟争水平,以免重蹈自己的复辙。(而据媒体地估算一个北京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目前要用掉三十多万元人民币)这些费用对于农民工努力工作整下的辛苦钱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而户籍制度也使农民工子女上学受到阻碍。

  在城市中,我们不难发现学龄前儿童基本都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一些学前班教受的水平以达到小学一二年级水平。而最近社会中也出现了很多以开发幼儿智力为主题的幼儿园,这使得希望自己孩子能全面发展能够在将来社会更具竟争力的家长不惜重金也要报名。各式各样的培训班也遍地开花,可在这里很难有农民工子女的身影。在这次拍摄中,我觉得都是儿童城市孩子和农民子女生活环境却有着极大的差异。很多农民工子女由于家长和社会的漠视及上述的一些原因浪费了很好的学习时间。虽然在此问题上会有人提出农民工子女能上完义务教育的就很不错了,何谈学前教育?但我认为这好比有人穿着好鞋先跑,而有人穿着坏鞋晚跑,同样记时输赢不言而喻。而赢者却鄙视的说这是应该的一样。在提高全民素质的口召下,也不能只提高城市人的素质,却无视农村的教育。这样只能使农民工永远是农民工。我相信那些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摆脱这样的现状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可他们居住的比较分散,没能有一个有效的团体发出他们的呼声,所以导致他们始终处于弱势的群体。而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秩序同十也有他们的参与和维护。

  在拍摄这组图片时,我走访了北京几个较大的农长产批发市场和农民工居住区,记录了在那里的儿童生活的状态,我发现在这些为谋生而忙碌的农民工的确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淡化。那里的孩子每天面对的生活就是吃喝和尽可能快乐的消磨时间,童年的娱乐在那里只能“因地治宜,就地取材了”。但那些“快乐”,带给他们未必是今后真正的快乐。农民工的居住区多是在城乡接合部,那里管理浑乱,交通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很差,但随处可见走街穿巷的孩子,不仅给那里的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也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往往儿童时代的心理和环境会给以后的生活产生一定的暗示,城市孩子的生活对于许多农民工子女来说显得十分遥远,必竟他们的生活无法选择,自己童年无法再现,而农民工子女所处的环境,也使得他们不得不去面对比城市孩子更多的社会压力及问题,他们也比城市儿童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农民占着中国很大的人口比例,他们的问题就是中国的问题,只有中国农民的生活富足了,中国才能昌盛。而同是作为祖国接班人的儿童,相同的称谓却有着不同的处境,和待遇,只有开始真正重视问题的严重性,才能使中国的农民摆脱落后的代名词,顾然浓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其中显得重中之重。

                                          -----FUJIYAMA/图/文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