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着“爷爷”的女人
2006-11-10


领着“爷爷”的女人

文章提交者:bbc3w 加帖在 心灵驿站 凯迪网络

前言

今天早晨逛的时候,没有碰到那位女人。我对老程说,我以她为原型写了篇小说。老程说,别吹了,你要会写小说,我就会弹钢琴!嘿嘿,信不信由他,下面的就是。

       回忆一下。大概由前年秋天开始,晨逛就常遇见这位女人。小城就这样,就连增加一个早起的人,大家都会有觉察。三十多岁年纪的女人,很少能规律地晨练,她们得打发孩子上学伺候丈夫吃饭还得自己打扮,时间紧的出不来。这人确实引人注意。

       第一次对她加以注意,还不是因为她的气色她的打扮,而是因为她站在广场西北角“亭子”那边,突然喊起了“爷爷!爷爷!”,惊得我们几位逛友齐刷刷回头看她。

       她爷爷在哪儿呢?后来我们就知道了,她的“爷爷”是一只小狗。

       那是一只脖子里戴着小铃铛的小狗,小狗短毛,琥珀色,体形中等,还算是可爱的。“爷爷”好看的地方在耳朵和下巴,舌头也格外红润。但要紧处的眼神,却不是最让人喜欢的那种,它的眼神里带着狎邪。因为我看过邻居家的笨笨,那只狗也是这品种,也是这么小巧的体形,粗粗的狗腿。不过笨笨却有一幅让人怜爱的眼神,那眼神很忧郁,有一种罗伯特巴乔的气质。女人这只“爷爷”不同,眼里的狎邪不是赵本山那种有智慧的,而是有点像葛尤,狎邪里更多的是玩世不恭和俏皮。

       “爷爷”倒是有逗人的幽默感,主人喊单词的“爷爷”时,它理都不理,须喊连词“爷爷、爷爷、爷爷——”它就抬起头来,定那么一秒钟,然后膀子一耸一耸往这边跑。

       有一次,老程忍不住了,“你怎么给狗起这么个名字?!”那女人说,“掌柜的起的啊,叫‘田野’啊。”我们大家又是一惊,听口音,原来女人是地道的当地人。哦!野,是田野的野。

       “野野,野野——”小狗就耸耸地跑过来维护她。

        有经验的人,早就觉察到这是一位富裕的女人。狗铃铛的声音特别美妙,我还从未听过如此美妙的狗铃声,铃声里带着铜响乐器钹的那种余音。还有,女人的穿戴,早晨闲逛不穿运动装,不穿裙装,却穿质地高档的西服。若没有那回一次性的对话,谁都不信她是本地人,也永远弄不明白女人何以称狗为“爷爷”。山城的坐地户出产不了这样的女人。

       两年了,这人从来都是一个人逛。我一向不欣赏过于瘦削的女人,而这位身高有一米七的贵夫人,瘦得真是可以。夏天衣服少的时候,平展展的胸部,虚怀若谷,胯部的板子骨撑着裤子,有一道明显的凸起,。而她又习惯一个抱膀的姿式,无论慢走还是停下,双手抱着膀子,目不转睛地盯着“野野”,给人格外特别的感觉。

       曾在闲逛中认识不少人,往往都是一回生两回熟。时间久了,走到哪何都得不住地打招呼。唯独这妇女,面交两年,未曾说过话点过头微过笑。设若注意一个人,是男子呢,我们大致会设想他的职业、身世、官职……若是女子,则猜想她的家庭、孩子,她的贤淑或者虚浮,欣赏她的容貌,幻想她的体型……这位,到底有怎样的家庭呢?

       起初,以为是个住在父母家的单身女人,稍一想不对呀,那样的穿着服饰,一定得有男人呀。那么,男人在外地?不太可能,这年头哪还有两地分居“调”不到一块的呢?或者男人是军官?开卡车的?搞传销的?黑帮老大?就弄不明白了。不过,这女人身边似乎没有孩子,似乎没有性的满足,基本上错不了。瞧她那落落寡欢的气质,灰暗凝滞的气色,那专注于狗的神态。还有这女人的头发,总喜欢用一只惨白丝帕随意一绑,这种办法,是大大咧咧或水性杨花的女人才乐于弄的。这一点,同她全身的装束极其矛盾,衣服颜色的搭配也是不伦不类,名贵牌子上好质地的服装,穿在她身上,就产生一种怪怪的土气。

      “没有孩子的女人,苦啊!”老程每每这样议论她。还不知道人家有没有孩子,老程就爱这样无所指地瞎议论。  一次偶然的巧遇,我发现这女人住在红庙小区,消防大队后面的一僻极普通的巷子里。

       女人照例还是双手抱膀,“野野”碎步绕在她身前身后。


后记

近来和谐社会建设,轰轰烈烈。聪明的新闻宣传家们,想出一个最适合“和谐”的绝好的主题,那就是大肆炒作“狗患”!我这里邯郸学步,搞一点艺术创作,为和谐社会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