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旧版
|
设为首页
要闻
视点
观察
专题
机构
培训
教育
助残
环境
动保
低碳
能源
智库
明星
城市
企业
行动
朱明瑛感动非洲的"中国阿贝蒂"
2006-11-09
朱明瑛感动非洲的“中国阿贝蒂”
转自:人民网强国论坛 北京青年报:伦兵 赵倩 刘莉 (06/11/02 02:02)
■朱明瑛和非洲朋友在一起
■朱明瑛在埃及金字塔演出前化妆 ■翻拍/本报记者李锋
把非洲艺术带给中国观众 把友谊播撒非洲大地———
温家宝总理曾跟她说:“你唱一首歌相当于我们援助了一个国家。”
早在1979年,中国的艺术大门还没有完全向外界打开,东方歌舞团突然冒出了一个浑身涂着黑油彩,演唱扎伊尔歌曲的歌唱演员,在当时的中山公园音乐堂四面露天的剧场,她演唱的《愿大家都成功》和《咿呀呀,噢嘞噢》等,以此前从来没有过的载歌载舞的形式,一下赢得观众的喜爱,朱明瑛的名字随后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在非洲,朱明瑛被誉为“中国的阿贝蒂”和“中国的拜斯普撒”,深受非洲观众的喜爱。温家宝总理曾对朱明瑛说过:“你唱一首歌相当于我们援助了一个国家。”
如今,在中国与非洲交往50周年的时候,人们已很少能再听到朱明瑛唱非洲歌曲了,但人们对她曾唱过的非洲歌曲如《咿呀呀,噢嘞噢》却耳熟能详。朱明瑛表示,作为艺术家,能为中非友好做点贡献,感到十分骄傲。现在,她正为培养中国演绎非洲艺术的人才而努力。
■《咿呀呀,噢嘞噢》是这样练成的
在演唱非洲歌之前,朱明瑛在东方歌舞团一直表演亚非拉舞蹈。《鹤舞》是她参加的最为代表性的非洲舞蹈。朱明瑛说:“我过去在东方歌舞团接触亚非拉舞蹈特别多,更重要的是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帮我们成立东方歌舞团后,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使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扎下了根。当时东方歌舞团长期以来没有非洲声乐音乐节目,我就想,这一块如果没人做,或者做起来不太像,不是尊重人家的态度。当时在我看的电视节目中,非洲人载歌载舞,没有受声音和框框的限制,我那个时候觉得它特别民间、特别生活、特别朴实。我本身也没有框框,不怕唱得好坏,我就图个像,把人家真实的东西再现在中国舞台上。”
于是,朱明瑛开始学习非洲歌,起先纯属模仿。她说:“我的非洲歌是从我们团里的人从非洲带回来的音像资料里找出来的。听到以后,我的耳朵根一热,世界上怎么还有这么好听的歌?阿贝蒂是世界十大唱流行歌曲的歌手之一,她是扎伊尔人,长期住在法国,我听完以后,觉得简直是太好听了,所以我开始唱非洲的歌。”
在第一次唱的时候,朱明瑛没想到观众那么喜欢,每次唱完,观众就欢呼雀跃,像炸了锅一样。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就这么着,朱明瑛不知不觉从跳舞的变成唱歌的了。
■比阿贝蒂还阿贝蒂
朱明瑛最初演唱扎伊尔歌曲时唱的是扎伊尔歌后阿贝蒂的歌。一次接待扎伊尔当时的总统蒙博托,朱明瑛演唱扎伊尔歌曲,把扎伊尔总统唱得激动万分。朱明瑛回忆说:“当时我唱完后,蒙博托高兴地流着眼泪上台,对我说:‘你比我们的阿贝蒂还阿贝蒂,你就是中国的阿贝蒂。’他问我:‘你怎么唱学我们的歌?’我说:‘因为我们中国人也热爱非洲,非洲人与亚洲人、欧洲人是一样的。’后来我听说他在中国期间一直在提这个事。”
当时朱明瑛的演唱被认为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朱明瑛给记者讲了当时一个演出后的故事:“当时有一次我演出,台下的一个非洲人认为我肯定是非洲混血儿,说我跟非洲人唱的每个字都不差,后来他就跟美国和德国人一起跑到后台等着,等我卸完装出来一身中国打扮,翻译告诉他就是我演唱的,结果他不信,一定要等着,我就在大街上给他又唱了一遍,他特别高兴。”
朱明瑛1989年在美国学习期间,接到了上海对外交流文化公司的电话和信,告诉她阿贝蒂来了,问她能不能和她开场音乐会。“能见她给我高兴坏了,因为我至今没有去过扎伊尔,也没有见过她,尽管我唱过很多扎伊尔的歌。”朱明瑛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情景,“后来我就回来跟她开音乐会,当时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全场爆满。那天她也唱,我也唱,我们俩还合唱。阿贝蒂说:‘我很早就知道你。我们国家的总统告诉我,朱明瑛让全中国十多亿人知道了阿贝蒂,知道了扎伊尔。’然后她把孩子、老公介绍给我认识,我们一块照相,商量以后怎么合作。我高兴极了,终于两个人十年以后见面了。音乐会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中国的“拜斯普撒”
朱明瑛演唱的非洲歌中,有黑人歌曲,也有阿拉伯歌曲,埃及歌曲《拜斯普撒》就是其中的一首。朱明瑛回忆说:“记得1980年底我第一次去埃及演出就唱的这首歌,一首歌就鼓掌32次,没见过哪一首歌被欢迎到这种程度的。我唱一句台下和一句,最后听不见我的,全听台下的了。这些演出教育了我自己,原来艺术还有这么大的感染力,它可以渗透外交、人民友好和文化交流在里面,太有作用了,而我当时学非洲歌就是为了给东方歌舞团填一个空白。”
朱明瑛唱完这首歌,就成了红遍埃及的大明星,在我国领导人访问埃及的时候,埃及总统就当着我们国家的领导说:“你们国家有一个‘拜斯普撒’。”“拜斯普撒”在阿拉伯语中是“吻”的意思。也正是后来再次访问埃及唱了这首歌,温家宝总理说:“朱明瑛同志,你唱一首歌相当于我们援助了一个国家。”
■留学生和录音机是我的老师
朱明瑛回忆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末,要想学一样很少有人关注的国外艺术太难了。朱明瑛说:“我记得,当时我拿到唱盘时,我就把它转成开盘录音,我就听那个歌练习,听一句练一句,再转回来,再听,再练。我又怕口语不准,就去找语言学院的留学生。当时留学生特别少,我就等他们下课,大冬天往门口台阶上一坐就这么等,感动人家了,他们就教我,教完以后我也不知道对不对,我又去找外语老师,自己带着米和面,因为我教不起学费,就带东西,什么方式都用了,他们不厌其烦地教我。因为他们一听说你唱他们国家的歌,高兴地一句句翻译歌词的意思,一句句告诉我怎么发音,所以发音是很原始的,很地道的。”
就是这样,练就了朱明瑛非洲歌学习速成的功夫。她告诉记者:“记得在访问北非的时候,突然外交部来电话要求我们访问阿尔及利亚,我们什么阿尔及利亚歌也没有准备,当时我们在飞机上看见一个人就问:‘你是阿尔及利亚的吗?’他说:‘是。’‘你能给我一首歌吗?’我在飞机上现戴着他的耳机现听CD现学,当天晚上到那里,上台就唱,演完以后,市长高兴地上台就说:‘我们跟中国政府要协商,把这个人留下,入我们阿尔及利亚籍,让中国人来教育我们阿尔及利亚青年,中国人都重视我们的音乐,为什么我们自己不重视。’”
■要把非洲艺术研究进行到底
对于自己对非洲艺术的追求,朱明瑛说:“在东方歌舞团期间,我曾演唱过20多首非洲歌曲。前一阶段,我去非洲,就想还要再多学几首非洲歌,现在我没有这个精力了,我就下决心办一个非洲音乐班,教学生怎么唱,将来我就专门成立一个系统研究非洲艺术的中国学校。我一定在我活着的时候建立一个学习研究非洲艺术的学校,我们请大量的非洲艺术家当老师,给他们与欧美老师同样的待遇,我们不分大小国,给予同样的尊重,成立一个系统研究整个非洲艺术的专业。我相信,非洲是未开发的处女地,非洲的艺术未来一定会在中国有更大的发展。”
中非论坛
交往是为了更好地解读文化差异
中非交往50年,双方文化交往的总体情况如何?文化交往又对中非其他层面的互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日前,文化部非洲处解飞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中非在文化交往方面的情况。
解飞表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与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进行情感、心灵沟通和对话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而这种“跨文化交流”不单单是语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差异的解读。
解飞介绍说,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有两大特点,一是官方支持,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和51个国家签订政府间的文化交流协议,政府的文化代表团互访不断。第二个特点就是交流和学习,在过去数十年间,中非国家之间的表演艺术团组互访达数百起,数千人次,如中国的中央芭蕾舞团、东方歌舞团、中国杂技团、武汉杂技团、大连艺术团和新疆歌舞团等都先后赴非洲国家访问演出,非洲的刚果(布)国家舞蹈团、埃及国家民间艺术团、马里国家艺术团、纳米比亚坎布杜艺术团和南非合唱团等也相继来华访问演出。我们的文化交流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的文化交往在规模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交往更加频繁,通过官方和其他渠道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增加显著,这6年间非洲国家派遣了29个政府文化代表团,中国也派出了30多个国家级文化代表团访问非洲。另外,规模和影响也有所扩大。如在华接受培训的非洲演员有160多人;专业领域的合作也有所扩展,近日中国还和肯尼亚正式签署合作考古协议,计划将对肯尼亚沿海一带的“郑和遗迹”进行联合考古研究,以揭开东非的中国人后裔之谜。据悉,这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合作考古协议。中国在贝宁和毛里求斯建立了文化中心,通过中心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使交流常态化。
解飞说,应该注意到,中国的国际化过程中,文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他举例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如果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沟通做得好,则能促进经贸关系的发展,而文化交往不畅则对经贸合作产生阻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合作”,对共同促进中非双方友好交往将产生潜移默化和长远、深刻的影响。
非洲见闻
中国功夫名扬海外武术学校遍布非洲国家
埃塞武师想参赛北京奥运会
中国武术名扬海外,在非洲工作了两年,走访了十多个非洲国家,每到一个国家,总有非洲人问我中国功夫。“你会功夫吗?”“当然会。”我骄傲地对非洲人说,说着,比划了两下初中学来的军体拳,其实我这两招哪里算得上是功夫啊。
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恐怕是我到过的非洲国家中对中国功夫最如醉如痴的国度。据说,当地人对中国武术敬畏有加。中国武术学校在这里不仅数量多,而且名声大,街道两旁,到处都是武术班招生的广告。
我和同事很好奇地根据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中心广场的广告,找到了附近的一家中国武术培训中心。这个名为“龙虎”的武术学校坐落在路边一个小胡同里,据办公室的阿贝贝小姐介绍,这个学校开办9年来,应该有3000多人在这里学习过了。
阿贝贝小姐的办公桌上,有两个闪闪发光的大奖杯,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在首都武术比赛中获的奖。正说着,奖杯的主人走了进来,他就是校长阿贝伊先生。阿贝伊身高臂长,体格健壮。他太有力气了,把我的手握得很疼。
阿贝伊告诉我们,他14岁学习武术,至今已有12年。学校按一个月12节课80比尔(Birr)收费(合人民币78元左右),对埃塞人来说并不便宜。为了推广中国功夫,阿贝伊经常为街边有“潜质”的穷人孩子免费培训。
谈起电影来,阿贝伊也兴趣盎然,他指着办公室墙上已经有些发黄的成龙和李连杰的大幅照片,说最早喜欢上武术就是因为中国电影的熏陶,《卧虎藏龙》、《英雄》是他的最爱。李连杰是他最喜欢的功夫明星。也许我们应该感谢电影把中国武术文化带到了世界上哪怕是最贫困的角落。
埃塞俄比亚共有10个州,有5个州设立了武术协会,另外还有一个全国的武术协会,直接和国际武术协会联系。亚的斯亚贝巴武术协会主席泰苏玛告诉我们,仅在亚的斯亚贝巴就有17个像龙虎学校一样的武术培训俱乐部,每个俱乐部每年至少有一百多名学生。协会不仅负责规范这项运动在埃塞正当开展,每年还组织两次武术比赛。泰苏玛特意询问我们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不是有武术比赛项目,因为埃塞人要做好准备,到武术的创始国中国参加比赛。
■文/(新华社前常驻肯尼亚记者)
■翻拍/本报记者李锋
讲述人:朱明瑛
著名艺术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
相关新闻
清华硕士为缓解抑郁做环卫工:这里面
985硕士裸辞摆摊,是因为喜欢吗?
黑夜中的一抹温暖:他们在深夜悄悄照
百鸟之王扮靓东北乡村:“孔雀姐妹”
援青干部陈实:在青海南部纯牧业县啃
爱心行动
成都彭州市仁爱志愿者:第一批40余吨
新雷锋青年志愿者协会:结核宣传落实
新湾镇志愿者应急救援队:暴雪“五必
湖北武当山消防救援大队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爱孩子成长
百鸟之王扮靓东北乡村:“孔雀姐妹
援青干部陈实:在青海南部纯牧业县
给一千个陌生人写信
共
0
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公益访谈
公益中国网创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进一步
【SRC·2022】公益中国网负责人曹胜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负责任的企业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董强:社会组织进入乡村服务乡村迎来时代机遇
金锦萍:互联网公益的共生共创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