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和谐社会鼓与呼
2006-11-08

 

为和谐社会鼓与呼 写在第七届中国记者节前夕 

2006年11月07日 18:55:35  来源:新华网


    11月8日中国第七个记者节。11月5日,“新闻工作者与党和人民心连心”大型广场咨询服务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6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和电视台主持人与受众面对面,进行零距离交流。中新社发 钟山 摄

    新华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隋笑飞、胡锦武)他们是现实主义者,准确地把握忠实地记录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历史前进的方向,他们也是理想主义者,总想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和谐。11月8日的第七届中国记者节渐行渐近,我国70多万新闻工作者正用笔、话筒和画面,以新闻的方式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支撑他们的,是其内心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热望、为人民群众鼓与呼的真情。

    赵亚辉,这位攀登过珠穆朗玛峰的人民日报记者,对珠峰的记忆除了报道、采访和忍受外,很多记忆甚至是用哭串联起来的。但他毫不后悔地说:“登山者常说,为什么登山,因为山在那里。为什么我在那里,因为新闻在那里。”

    巴格达警报声响起,中央电视台记者冀惠彦却逆人流而上,拍下巡航导弹爆炸的画面。站在离新闻现场最近的地方不管有无危险,这种事情对于曾5次赴伊拉克进行战地采访的冀惠彦来说已习以为常。他说:“离新闻越近,对我来讲越是一种荣幸,我尽到了一个战地记者的职责。”

    记录和守望历史是记者的神圣使命,“关键时刻我在场”是记者的神圣职责,所以,49岁的哈尔滨电视台记者郑鸣两上北极、两下南极随队进行科学和人文考察;新疆日报女记者刘枫在20多天的新疆雪灾报道中,雪窝中滚,冰水里趟,采写了一篇篇救灾抢险的新闻报道;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王喜民只身独行一万多公里,纵横雪域高原……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这句话镌入无数人的心底。70多万新闻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独特的方式为党和人民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问一个15岁的农村女孩吃不吃汤圆,她用眼光盯了我好一会儿,然后问‘什么叫汤圆’,她那种眼光我现在形容不出,太震撼人心。”十几年前的这个画面在重庆日报记者罗成友的脑海里至今挥之不去。

    20年来跑农村走基层,罗成友每年有300多天到区县、乡镇和农村田坎上采访,他用手中的笔反映着农村的变化。他说:“农民太需要我们记者去报道他们的情况,反映他们的呼声。”

    一个执着的群体让人感动,更让人敬重。这个群体的三代人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做一件事,即记录三峡。已在三峡脚下工作24个年头的湖北日报宜昌记者站站长鲜于小明说:“首先是一种责任,水对湖北来说既是幸福之水,但有时也是心腹大患,从根本上消除洪水对湖北人民的威胁,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而三峡大坝最大的效益就是解决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

    如今,这个群体对三峡的关注和报道已不仅仅是责任,更充满了感情。湖北日报年轻记者周芳说:“我一进报社就感受到大家对三峡的感情和对三峡的那种独特的投入状态,三峡工程在我的眼里已不仅仅是钢筋水泥构筑的大坝,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

    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记者久喜佳,将关注普通百姓的疾苦作为自己须臾不敢忘记的责任,字里行间凝结着记者对普通百姓的关心、关注和关爱。江西电视台援疆干部郑忠杰,以满腔的热忱在帕米尔高原进行新闻采访,更以一个优秀党员的精神风貌服务于各族人民……他们的心中充满着对生活、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与关怀。

    我们也忘不了王顺友等许多感动了神州大地的典型人物,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在采访中和他们结成了真正的朋友。她在体验到交朋友的快乐的同时,也被他们感动:“我非常感谢记者这个职业,它让我有机会能接触这么多普通却非常优秀的人,他们内心的很多东西让我觉得我所信奉和追求的所谓美好崇高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存在,对我所追求的东西是一种明证,所以他们也让我热爱我的工作,热爱生活,我非常感激他们,这就是我的幸福。”

    我们也忘不了被网友评为“中国最美女记者”的曹爱文,这位23岁的河南电视台女记者,果断放弃采访话筒抢救落水儿童,因为她觉得“生命比报道更重要”。她的行动和泪水感动了社会。

    中国的记者们用自己的血汗、情怀和智慧促使社会更加和谐,也让亿万人为记者这个职业而感动。因为这种努力,他们在记录历史的同时,自己也将被记录进历史。(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