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农妇"梵高奶奶"开博网友热捧
2006-11-06


河南农妇取名“梵高奶奶” 开博客网友热捧(图) 

新华网  2006年11月06日 12:52:53  来源:重庆商报 
 

    “梵高奶奶”正在绘画  

    “梵高奶奶”的画作《春来桐花开》

    农妇取名“梵高奶奶” 开博受网友热捧

    这位73岁的文盲老太太三年前学画画,作品被称有著名画家梵高风格;目前正酝酿出书     

    一位目不识丁的73岁老太太,三年前偶拿孙女蜡笔作画,一画惊人。在新浪开博后走红网络,被网友誉为“中国农村的梵高”。目前国内多家出版社与她联系,即将出书。     

    “梵高奶奶”开博受网友热捧

    “在离开农村以前,不会写字,不会画画。三年前,她闲暇时拿起孙女的蜡笔,自顾自地创作了百余幅作品。”昨日,记者进入一名为“梵高奶奶常秀峰”的博客。博客公告栏写着,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后印象派”,但大家送给她一个响亮称号“中国农村的梵高”。在博客日志上记录了常秀峰在河南老家的乡土生活,以及现居广州的绘画生活,并附上了多幅亲笔画作。开博不到一月,点击率超过8万,受网友热捧。

    文盲老太偶然作画被誉梵高

    昨日(5日)下午,记者联系到73岁的常秀峰。她说,一直未出过远门,老伴去世后,三年前才从河南老家来到广州看儿子。她从不曾识字也未学过绘画。一天,三岁的孙女用蜡笔在纸上涂色,她看见后趁着兴致提笔开画,当时只是一味“画着玩”。常秀峰的儿子江先生是当地一报社的记者。他说,他和妻子看了老太的画后,都惊呆了。没想到从未接触过绘画的农村老太,竟会有这天赋。之后,江先生就把常秀峰的画作发到了网上。“后印象派”的风格让常秀峰被网友称为“梵高奶奶”。常秀峰后来才知道,梵高是荷兰著名画家,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上个世纪90年代,在索斯比的一场著名的拍卖会上,梵高的一幅《向日葵》被拍卖7000万元美金。

    网络走红老太困惑

    住惯了乡下的常秀峰,在来到广州这座大城市后,不习惯都市生活节奏氛围,时常迷路的她,便选择了在家作画打发时间。但偶尔出门,便会有人认出她是网络走红的“梵高奶奶。”为此她困惑了,“我又不爱出门,怎么会有人认识我?”江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老太每天会简单点击博客,看看自己的画作,但不识字的她,只能叫儿子依照自己意思写日志和复述网友回复内容,对于自己博客8万多的人气,老太一直不相信地认为,最多只有40个人。

    爱上绘画准备出书

    如今,蜡笔和水彩笔成了这位古稀老人的伙伴。三年来她一共画了一百多幅作品。率性而为,真实朴拙,老太的画勾起了都市人的乡愁。法国著名摄影家斯鲁本还收藏了老太的作品—《石榴树》。斯鲁本说:“常秀峰和我一样,都不是在用机器和笔展示艺术,而是在用心。”江先生说,目前他正和北京等几家出版社联系,准备出书。

    画家:反璞归真出境界

    记者就此采访了重庆知名画家米可。他分析说,其实艺术是每个人天性的反映。质朴更能体现出一种境界。目前,国内已出现一些小流派,被称之为“素人画派”,他们主动放弃学院式规范教育,全心体会大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反璞归真可以达到更高艺术创作境界,使艺术品更具灵性。(记者 邹勤琴)

“梵高奶奶”的画《家乡的村庄》 (图片来源:华商报)

“梵高奶奶”的画《秋天的高粱》  (图片来源:华商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