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抱一抱来个抱一抱——
2006-10-31
[综述]

抱一抱来个抱一抱——
来自陌生人的"抱抱",要是不要?

  [编者按]在北京、西安和长沙等大中城市,一种与陌生人拥抱的活动正在流行。在街头,几个年轻人手举写着中文“抱抱”、“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拒绝冷漠”以及英文“FREEHUGS”的纸牌,主动与陌生人拥抱。
  活动最初的发起人是一名叫才子豪的广告从业人员,他在网上看到的一个视频,内容为某国外男子在繁华街头进行的免费拥抱活动,以此向日益冷漠的人心说“不”,倡导一种人文关怀。于是他号召一些年轻人到街头“施抱”,倡导陌生人之间的关怀,拒绝冷漠。
  “抱抱团”的行为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如果是你,你会接受陌生人的拥抱吗?

“抱抱团”王府井街头拥抱陌生人 倡导关怀 

一名与女友在广场游玩的小伙子,鼓足勇气和活动组织人员拥抱,可他那握紧的拳头却显示出他的拘谨 记者赵航摄 图片来源 华商报

  本报讯 (记者李欣悦吕佳瑜温薷)昨天下午,几名年轻人在王府井步行街高举写着“抱抱来自陌生人的关怀”的纸牌,微笑着与主动上前的陌生人拥抱。据了解,他们是从天涯社区看到长沙“抱抱团”的公益活动后,通过QQ群联系,自发来到街头与陌生人拥抱。但是首次活动1个小时左右,“北京抱抱团”拥抱活动成员被警方带到派出所教育。>>>>



长沙“抱抱团”引全国关注 网友视频风靡网络(图)

   “抱抱团”活动视频
 
  红网长沙10月25日讯(记者 汤红辉)

    近日来,一群长沙的年轻人组织了名为“抱抱团”的民间组织,在长沙发起公益行为艺术活动,受到全国关注,并由此引发不少省市成立“抱抱团俱乐部”,共同倡导一种“拒绝冷漠”的人文关怀精神。而这一活动视频在红网论坛发出后,更是引发网友的讨论和支持。 

    今日,活动发起人之一的大莹在接受红网记者采访时透露,将于本周末继续举行这一公益行为艺术活动。

 根据视频显示,首先是一个高举“抱抱——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拒绝冷漠”纸牌的年轻人,向过往行人致以热情的微笑,并用另一只手作拥抱状,引起了行人的驻足围观和猜疑。但当看到有人主动上前接受抱抱团团员的拥抱后,越来越多的人打消疑虑,  张开双臂与抱抱团亲切相拥。不论是轮椅上的白发老人,时尚新潮的年轻一族,还是步履匆忙的中年男女,都全心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别样关怀。

  更有甚者,有的行人当场自发制作“抱抱团”纸牌加入活动;有些行人手持dv或者是手机,全程跟拍“抱抱团”成员的拥抱过程;更多的人询问“抱抱团”的群号码,申请加入“抱抱团”。这一切发生在10月21日下午,长沙黄兴路步行街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次活动的发起人是一个名叫才子豪的广告从业人员。他发起这次活动缘于在“happy3g.com”看到的一个叫“free hugs”的视频,内容为某国外男子在繁华街头进行的免费拥抱活动,以此向日益冷漠的人心说“不”,倡导一种人文关怀。震撼之余,他在网上发帖介绍视频并发表感受。短短四小时内,就得到了网友的积极回应。于是,几个尤为热心的网友成立“抱抱团”,并组织了此次黄兴路上的抱抱活动。

  活动结束之后,才子豪把这些活动dv制成视频在国内各大网站发出,没想到竟然受到网友的极大关注和响应。几乎是一夜之间,北京、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纷纷成立抱抱团俱乐部,“要让那些原本擦肩而过的人们,因为这活动的影响,开始对着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真心微笑”。

  据活动组织者之一的大莹介绍,“抱抱团”除已经建立抱抱俱乐部外,还将定期举行类似的温情拥抱活动,让“抱抱团”最终成为一个全国性的人文关怀组织,“我们定于这个周末再次在长沙组织一次抱抱活动”。

吴祚来:请接受陌生而温暖的拥抱 

  与陌生人“免费拥抱”的活动源于两年前,是一个名叫曼恩的澳大利亚人在悉尼发起并在街头实施的,他意在向公众传达“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曼恩说,因为只要有一个人与我拥抱,就会带动旁边经过的五个路人脸上的微笑。他还将自己的活动制作成短片,上传到视频网站上。没过多久,来自美国、葡萄牙等国家的人们也加入到这一活动中。

  当这种向陌生人示以拥抱的行为传到韩国伊始也遭到质疑,并有广泛的讨论。家住首尔的金先生刚开始参加这项活动时,就曾被保安驱逐过。然而,当他与第一个人拥抱之后,大受感动。金先生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两个人一起拥抱,一起笑,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现在,这一项活动已在韩国传播并流行开来。

   我们许多人陌生地观望着这样一些情感启蒙者,我们看着他们的心灵燃着温暖的爱意,却不愿意让它将自己内心中的情感一齐点燃,因为,我们没有过这样的方式,甚至对这种陌生的方式有些戒心,害怕它混乱了既定的秩序,或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另有所图。

  有一个声音洪钟一样在我们心中响起:看啊,那些人是在阳光下向陌生人奉献拥抱,表达爱意,如果它不能点燃我们内心对爱的渴望,能不能让我们绽开一次宽怀的笑容?>>>>

需要温暖,但不需要你的拥抱

     在我们的国度里,我们是不习惯与陌生人拥抱的,即使是对熟人和亲人,彼此间的拥抱也极少。不妨问问那些“抱抱团”成员,他们谁经常与自己的父母拥抱?谁经常与自己的亲人拥抱?

  站在被拥抱者的角度考虑,我们站在大街上,被一个陌生人拥抱,该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和感受?在一个还没有达到人人和善的社会里;在一个欺骗手段还层出不穷的时代里;在一个警惕性还绝不能降低到零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如何能轻易地接受一个陌生人的拥抱?因此,“拥抱陌生人”实际上很难被推行。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拥抱一下陌生人是容易的,但这毕竟是形式。真要“拒绝冷漠”,则要来自内心深处的热忱。如果你真想给他人一点关爱,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在工作中,多给人以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多些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一些老弱孤寡、失学儿童和下岗工人……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关爱你伸手可及的人和事,这就是最好的“拒绝冷漠”。>>>>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