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青年婚礼的思考
2006-10-21

 

青年婚礼的思考
    理想的婚礼过程应该是温馨、隆重、热烈、喜庆,既体现新人结合的亲情喜悦,又要有文化时尚特点,同时满足双方亲朋团聚欢庆的心愿。我因搞摄影,参加的婚礼可以说是无数次,今年国庆节参加了一次婚礼,第一次遇到尴尬的迎亲婚礼。
——借迎亲给你温柔一刀!
    婚庆中,接亲的亲友汇聚新娘家,叫门迎娶新娘时,娘家人堵在门里,有成年人有孩童问:是谁呀?来干什么?新郎在门外答:我是某某,来接新娘某某!当然要适当递上“红包”,守门的娘家亲属才能开门,这本来是一种浪漫极具趣味的时侯。然而,我参加的一次婚礼,门里的人却一味地索要红包,老实的新郎不善言谈斗嘴,半个小时把准备的12个红包很快发送完。
——不拿钱?新娘亲属不下车!
    这次婚礼过程比较现代,新娘的亲友团包括爹娘有20多人,12辆轿车中只有一辆桑塔纳2000档次最低,浩浩荡荡从廊坊来到任丘。帮忙的人员可能是疏忽,安排新娘的姐姐和表妹乘坐桑塔纳2000,当到达新房时,其他亲友下车拥簇新娘,抬着陪嫁物品进入新房,而新郎的“大姨子”等却不愿下车,问及原因没给她红包。主持婚庆的人员马上送上了一个红包,没料到“大姨子”嫌弃给的少,张口要一千六百八十块,为了婚礼顺利进行,主持人满足了送亲的要求。
——没红包?婚礼不能举行!
    婚礼要在11点零8分准时举行,就在主持人请双方主婚人入席时,新娘的舅妈表嫂又有了新的建议,她们没得到红包,婚礼不能举行!因匆忙没有准备,新郎母亲用普通红纸各包着60元送给亲属,他们嫌弃不是特制印刷的红包,所以不接受。无奈何,只好派人去买,婚礼无奈向后拖延。
    婚姻是人生大事,我想青年朋友和即将成为亲家的家长,凡在举办婚礼之前,双方亲属是要见面协商具体适宜,应该本着即节俭又热闹的原则,即使遵循民间民俗习惯,也应以亲情为重,成家过日子为主办好婚礼。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