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梵净山下愚公晏(1)
2006-10-06


梵净山下愚公晏

 

——走近黔东山乡好教师晏祖福

  
                        
/公益中国  

 

/将幸与福送给了学生/你把苦和泪留给了自己//27平方米的陋屋/四世同堂//120平方米的学校/六年筑就//你是当代教育界的愚公/你圆了芭蕉小学孩子的梦/你是黔东印江山乡的好人/你是沙子坡镇朴素的师魂//甘为人梯/教书育人//大山赤子/无悔人生(艾若《晏祖福——印江良师,当代愚公》2006.9.19贵州)


20069月初,我从公益中国网上看到一篇大山赤子——记共产党员、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红星芭蕉小学教师晏祖福》的报道,深为所动。酝酿良久,决定于9月中下旬前往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红星村芭蕉小学,看望扎根山乡、甘受清贫、自建学校、献身教育的“愚公”式好教师晏祖福。

 

                                  千里赴黔东

因为感动,千里赴黔。

从北京到贵阳,约1900公里,飞行时间2小时40分钟;从贵阳到铜仁市约400公里,飞行时间40分钟;从铜仁市到印江县约100公里,开车盘山约需4小时;从印江县到沙子坡镇约50公里,开车盘山约需2小时;从沙子坡镇到红星村芭蕉小学约20公里,先开车盘山再徒步山路约需1个半小时。

从贵阳到铜仁坐的是仅容纳50余人的川航小型飞机,我从未坐过这样的小飞机,很担心,幸好天气还不错,飞机也还飞得平稳,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尘埃落定。从铜仁市到印江县走的是盘山道,深山峡谷,山路盘旋,飞车其间,心惊肉跳,同行的小伙子根本不敢往窗外看,因为窗外即是万丈悬崖。没有过人的车技,根本不可能于转瞬之间上坡下坡、拐弯抹角,自如穿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天渐阴。

舟马劳顿,不敢再走夜路,待到第二天一早才再次出发。我们并无勇气翻山越岭抄近路直取红星村,我们还是开车驶入从印江县到沙子坡镇的盘山道。一样的惊心动魄,一样的迂回曲折,当车开到无路可去的时候,便徒步而行。当地人告诉我们,其实这里还有一条道直通晏祖福老师家,而且还是水陆两用道,他指着山崖下一条时而河水丰盈时而露出河床的沟壑说,这就是拖拉机、卡车、农用车、马车纵行的水陆两栖道。我不敢想像这样起起伏伏、深深浅浅的河床也能当路跑。一道道梁,一沟沟坎,经过长途跋涉,中午时分,我们终于抵达红星芭蕉小学,那种感觉不亚于经历了一次长征。

如果没有现代交通,山村里的人们一辈子也难走出这绵延的大山。清末民初大书法家严寅亮却竟然走出了印江,并走到了京城,还因为“颐和园”题匾而名噪京师,受到慈禧的赏识。土家人严寅亮是如何走出大山的,他用了多长时间?今人不得而知。

 

梵净山下愚公晏(2)

  

本专题相关链接:

“2006东芝希望工程园丁奖颁奖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梵净山下愚公晏

                                               是晏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

晏祖福——印江良师,当代愚公

致黔东铜仁印江良师晏祖福

我们的学校

一切为了教育

为爱回眸

岁月如歌,为爱回眸

爱在轮回中延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