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被指“爱国主义骗子” 状告方舟子败诉
2006-10-04
北大教授等六人著书,揭露了美国花旗银行趁中国战乱之机发国难之财,疯狂掠夺中国金银财宝的历史。方舟子在其网站上发表转载文章,认为书中提到的“金娣存款”是骗局,称6位作者是“爱国主义骗子”,遭北大教授起诉。法院判定方之文是对事件的真实性评论认识,不构成名誉侵权

被称为“中国学术打假第一人”的方舟子
被称为“中国学术打假第一人”的方舟子(资料图)

本报讯 (记者 朱燕) 认为中国“科技打假第一人”方舟子在其主办的《新语丝》网站发表文章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花旗银行在华掠夺纪实》一书的6位作者———北大教授颜先生等把方舟子起诉到法院,索赔90万元。近日,一中院终审判决方舟子侵犯名誉权不成立。

颜先生及其他5位作者于2004年3月出版发行了《花旗银行在华掠夺纪实》一书,揭露了美国花旗银行1902年到1949年间,趁中国战乱之机发国难之财,疯狂掠夺中国金银财宝的一段几乎被人们遗忘的历史。

原告称,方舟子在其主办的《新语丝》网站“立此存照”栏目中设立了“金娣存款骗局”专栏。此专栏以方舟子的名义写作并转载了他人的52篇文章,绝大多数文章攻击《花旗银行在华掠夺纪实》一书提到的“金娣存款”是骗局,攻击6位作者是“爱国主义骗子”。方舟子还列出了包括6作者在内的31人的“金娣存款金融大骗局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名单”,煽动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发言谩骂、侮辱6作者是“骗子”,给6作者的经济、名誉造成极大损失和伤害。

一审法院认定,原告以方舟子是新语丝网站负责人为由要求其承担责任缺乏依据,驳回诉讼。6位作者不服,上诉至一中院。经过一中院审理认为,方舟子针对“金娣存款”发表的《“金娣存款”文件致命漏洞》一文,属于自己对事件的真实性评论认识,不符合侵害名誉权的要件。而新语丝发表的其他网民文章,不能认定是方舟子侵权。故维持原判。 (来源:竞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