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森林》
■作者:森林的火焰
■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读家:李向瑜
■推荐指数:★★★★☆☆
对中国人来说,几乎个个都有本美食心经。而中国文人更是从来不乏吃的情趣,从苏东坡、袁枚到梁实秋、汪曾祺、钱钟书,都是骨灰级的美食家。近年擅写美食笔记和传统名吃的沈宏非、唐鲁孙等名家佳作频频出版与热卖,正表明了国人吃的热情和读的热情其来有自。众人在实体和精神的盛宴大餐中食指大动、不亦乐乎。
吃的脚步如此迅速,眼光缭乱遇到《味觉森林》这本书,猝不及防被那清新明爽的封面“勾引”了。翻开来的纸中美食和岁月豪情更是沁人心脾。
眼前纸上,是将美食心经说给你听,食荔枝蘸淡盐水可去火,吃蟹好用姜醋汁;把美味氤氲呈现在你面前的,有那百闻不如一见的老火汤,海鲜和食肉者的天堂,甚或家常白菜萝卜、面点主食也照样咀嚼得津津有味、满口生香。广东人的会吃早已名声在外,但煲粥煲汤、煮茶蒸食的绝活,却未必有爱食人品得精髓之妙。纵横四海,更有那唐人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饕餮缤纷亮相,美酒香槟巧克力,吃情蜜意浓得化不开。
最难得的是经典名著中的“淘吃”。《大嚼红楼梦》、《拆烩金瓶梅》和《画饼充饥张爱玲》几篇可谓岁月豪情。熟记且吃遍经典名吃,依着作者自述是“读书看进眼里拔不出来”,但如此详尽地描摹和追寻上至一千年纵横两万里的美食之旅,恋食爱书的地步可见一斑。郁郁葱葱的味觉森林中,洋溢着古典文化和饮食艺术渊源,红楼迷、金迷和张迷定能大快朵颐。正如作者所说,“于新的经验中怀念或于旧的美梦中怀念,是普遍的两种态度。孰是孰非不好评论,只是人生苦短,一路东张西望,总是多看了风景。”
“小时候体验过的味觉是不可重复的美……人一生不能踏进相同的河流,人也不能一生品尝相同的美味……味道在五光十色和漂洋过海中退化,只因我们仍保有回忆的能力。无论多么平庸的男女,他们脑海中关于自己一生的记忆,那变幻旋转的美,是旁人再也无法分享的。异乡餐桌上的黍离之悲,是活过爱过的证明。”从山东到广州到香港再到多伦多,追随作者的脚印一路走来,阅人历事、品尝美食,不能复制的美食记忆中淌过似水流年,旅行和人生也随之悄然丰富起来。
美食永无背叛,或饕餮或小酌,永远忠实地慰藉着人的肠胃和心灵。然而,正像杜拉斯和雅恩的爱情一样,他们相信两个人看海的时候,大海是最美丽的。所以,像作者那样下厨给爱人或者共享一顿浪漫的晚餐,爱情又给味觉增添了无限精妙的感觉和情致。其实不管拥有与否,这本书所沉淀下来的快乐哲学,总会让人感觉心底某个地方融化了,有一种温暖缓缓流出,叫人不禁留恋。是呵,恋着美食的人们,谁说生活不正是他们的最爱?说到饮食和人间情愫的纠葛,《味觉森林》推荐者著名作家沈宏非同样写过《饮食男女》,而那又是另一番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