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爱情:下辈子我还会嫁给你
转自:雅虎 2006-09-29 07:44 来源:重庆晚报
9月26日凌晨,患脑溢血近4年的郑苏民与世长辞,离开了他深爱的妻子和家人。“我们曾约好一起庆祝金婚,可他却走了。”昨日,渝中区安乐堂,王淑萍反复念叨着她和丈夫郑苏民的约定,说:“老苏,下辈子我还会嫁给你。”
姓名:郑苏民
性别:男
终年:73岁
籍贯:福建省
郑苏民是原重庆航政局(现重庆海事局)退休职工。老伴王淑萍退休后,被重庆实验中学返聘。每天早晨天未亮,郑苏民就悄悄起床,给王淑萍 做早餐:一杯热牛奶、两个煎蛋。王淑萍吃完后,郑苏民再把她送到车站。王淑萍说,她被返聘教学的7年中,老郑每天接送她上下班,风雨无阻。为此,同事们都很羡慕王淑萍,称老郑为模范丈夫。
2003年1月4日,王淑萍对老郑说:“这学期结束,我就不上班了,陪你到各地走走。”当晚,两人兴致很高,畅想着相伴而行的幸福时光,约定要好好庆祝5年后的金婚纪念日。孰料,郑苏民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瘫痪,从此卧床不起。王淑萍辞了工作,天天陪伴在老郑身旁,给他唱歌跳舞、讲故事等,“你一定要活下去,别忘了我们的约定。”每每此时,老郑都会重重点头。
王淑萍说,为了支持她的工作,老郑包揽了所有家务,洗衣做饭样样在行。嫁给郑苏民48年,她的大部分衣服都是老郑亲手做的。“街上流行的衣服款式,他看几遍就能做得以假乱真。西装、裙子、旗袍等,他都做得很好。”为此,邻居们常说,郑家的人穿着都很时髦。“他说我穿旗袍好看,给我做了十几件不同样式的旗袍。”想到以后再也穿不上老郑做的新衣服了,王淑萍说,她要保管好老郑做的每件衣服,“留作纪念。”
“父亲太能干了。”儿子郑捷的记忆里,父亲除了会做衣服,还会做家具、房屋设计和修理家电等。“他做任何事都全心投入,做啥像啥。”“他是个好哥哥,更像一位慈父。”郑苏民的弟弟郑喜说,当年父亲去世,年仅14岁的郑苏民就辍学打工养家,一边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一边挣钱供他读书直至大学毕业。郑喜患有高血压,郑苏民常打电话叮嘱他吃药、锻炼。
从在货船上当跟班到高级船员、航检科副科长等,老郑一直是同事眼中的工作骨干。“他专业技术扎实,我们都服他。”给老郑送行的同事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
昨日,沉浸在悲痛中的王淑萍表示。“等到金婚那天,我会好好庆祝一番。我要让他知道,这辈子嫁给他,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