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艺术,还是一种责任
2006-09-27

    时下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们把爱情放在嘴上,成为了他们逃脱现实危机的最好借口,一味地恋爱,一味地海誓山盟,结果是毕业了,爱情飞了,学业无成了,工作也很不好找了,于是就埋怨学校的教学质量有问题,政府的不作为,家人的不重视。果真如此吗?我看却不尽然。
  

    歌德老人说过,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青年女子哪个不善怀春。这说的是青年人的情感应当得到释放。但歌德老人的话并不是鼓励所有的年轻人都去为恋爱而恋爱,从而去卿卿我我,去花前月下,去浪费大好的时光,歌德老人的意思其实简单得很,只是说明有一份真正的感情摆在你的面前时,你要好好地珍惜,而对于家人,应当采取鼓励他或她去追求美好的爱情。我不是一个道学者,但我很守旧,我一直认为,守旧的人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没有他人那么时尚罢了。只是不能在别人神吹的时候无谈资罢了,只是不能有那么多所谓的“刻骨铭心”罢了。弱水三千,属于我的,永远只是其中的不很显眼的那一瓢,我自然是心甘情愿。记得有人问我,你的实际年龄要比你的心理年龄要小很多,言下之意是我的心态很不年轻了。这样的言论对我来说,是很受用的,我本来就希望自己能够老态一点,不那么阳光,不那么青春,不那么亮丽。以我看来,一个已婚男子,是可以成熟一点的,端正一点的,用不着去扮小青年,因为,一旦结婚了,你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家庭、爱情、事业,件件事都够你忙的,又有何心思去彩蝶翩翩呢。
  

    在我的眼里,爱情应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承诺,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今天可以是你做新娘,明天却是花落他家了。爱情也不是那易涨易退的山溪水,可以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无牵无挂,好不自由。如果那是爱情的话,我宁愿不要,我怕玷污了那个神圣的字眼。爱情是一个人一生的相守,可以值得他等候千年,神往千年的。而现在的人,却在爱情的旗帜下,一番番上演着欲望和利益的冲突和妥协,出卖的是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爱情,到头来,红颜已逝,风光不再,只能是“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了,一如《茉莉花开》里的主角,只能在回忆中去生活。
  

    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你对你的爱人的承诺,是可以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的承诺;是不用在婚前去公证处公证的承诺,也不是那种天天喋喋不休才得来的承诺。它一诺千金,它至死不悔,它豪情万丈,它也柔情刻骨。爱情有了责任作为因子,它自然就会灿烂无比,自然就会美丽动人,而众口相传,而千古吟诵。自然就会被赵咏华的《最浪漫的事》所感动:“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用一生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待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是的,只要你拥有了一份值得你付出感情与责任的爱情,只要你选择了一个具体的爱情的载体。那么,在人生的风雨里穿行的时候,这份对于爱情的感动,还能温暖我们疲惫的身心。古往今来,陈世美式的爱情悲剧就在于理想主义者们无法把爱情的载体与爱情本身统一起来。所以,他们的悲剧是必然的。我不知道,那些鼓噪应该拥有一时的人,是不是在心里为了自己学习陈世美而找的借口呢?在他们的眼里,只要能在爱情最美的一刹那抓住它,就够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回忆。现实的爱情其实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因了一个感动,或者一个眼神、动作,就托付了一生。而后,生活成了主角,爱情退到幕后。这是典型的西方式的爱情,典型的西方式的浪漫,但是,你所处的是中国,那古老的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国度,强大的伦理道德制约了你的第二次选择爱情的机会,你的粗枝大叶的态度必然会让你对爱情失去感觉,失去悟性,从而不再神圣,不再崇拜。我们的爱情是有思想,有记忆,有思考的爱情。我们的内心最自私的不是财富而是爱情。而爱情又是忠贞的象征,诚实是爱情的基石。一对恋人或一双情侣,在相识到相知的过程中充满了很多浪漫的色彩,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爱情才会变得扑朔迷离,单纯中显示爱情的魅力。
  

     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你对你的爱人一生的规划,你是设计者,你也是监理者,她享受着你的阳光、雨露。她是你今生不悔的蓝图。爱她,就应当爱她的一切,她的竹西佳处的胜景,她的冷月无声的美丽,更要陪她在雨打琵琶的时节,笑看云卷云舒,也要在冷落清秋的时节,静赏那花开花落。无论是你身居高位,或是富可敌国;无论是你潇洒风流,还是银发苍苍。人生苦短,风光无限,赏不尽的是丹霞美景;阅不尽的是红颜无数,俊彦无数。可是,生命中你所承受的他与她,却永远是唯一的,而且是绝对的。错过了他与她,你就错过了一辈子,错过了你前世修来的姻缘。
  

    这里,我说的爱情是与婚姻相连的,我从不认为,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我也不相信,爱情就是风花雪月,就是那表现在众人面前的“恩爱”,那是一种表象,表象的背后,是那永无休止的猜忌和怀疑,是那痛苦交织的一张网,让人窒息,让人宁愿停止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爱情是经济爱情和政治爱情,他们爱的不是他们心灵深处的令人感动和回首的东西,而是那些宝马香车、豪宅,那些名人的光环,我也不知道,一个28岁的女子和一个82岁的老人,他们的爱情在哪里,是的,那是上帝赐给老人的礼物,但是,对那女子而言,30多岁后,肯怕又要去寻找爱情了。我不知道,她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很炫妙的感觉,若是无,就不会心中挂念相遇的种种片断和只语片言以及不经意间窥见的容颜;若是无,就不会再次经过那个地方徘徊等待一个人的身影的出现或跟踪侦察一个人的起居定所,生活规律;若是无……。她肯定不会有的,她成为了一个符号,她是某某的妻子,顶多如此而已。
  

    相比而言,我的爱情就没有他们波澜壮阔,我的爱情是一条小溪,它明亮清澈,但它有思想,有记忆,有一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境界。我与妻相识极为简单,是她的一声轻轻呼唤,勾起了我的回眸,是她和我相识、相恋后的傻傻等候,令我今生不悔,没有山盟海誓,没有一波三折。只有我的一句承诺,我的爱,是一生一世,你是我的现实,我的梦境,我是你人生的管理员,我已经取得了你的毕生的监理权。我与妻相识已逾八年,我们之间,也许可以为了一个电话的问候而牵动彼此的心情,但也没有那种欲见不能,不见不休的冲动;我们也许可以在人约黄昏后,行走在无人的地方,说说我的人生规划,我的种种不如意,我所取得的一丝丝成绩;我们也许可以在夜幕拉上的时候,数落繁星点点的心情,共享月光如水的柔情,聆听轻风的清唱,诉说一江春水的情话,而妻,却永远是我的听众,我也是她唯一的诉说者。
  

    我想,无论一段爱情来得多么暴风骤雨,或是多么平淡如菊;无论是一片痴心,还是一见钟情;无论是惊天动地,可歌可泣,还是简简单单,普普通通……无论如何,这爱情终归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平静下来,就像汇入大海的涓涓细流,无论源自何方,终究付诸东流,剩下的,只是余生。余生的你选择谁,还是余生的谁选择了你,这一生,逃不开的都是责任。无论是谁,当浪漫的爱情归于一种责任,生活也就归于本质了。这时的我们,就不会再去寻找动人的风景,不再期待有一种邂逅,而把爱情归于生活,芸芸众生的生活,一切就像万物的本原,周而复始,像上帝面前的人类,平等、安详。那么自然,那么持久,那么永恒,那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别样爱情。  

来源:红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