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马拉松运动员途中遭遇沙尘暴,被困在撒哈拉沙漠中。没有食物和水,他能冲破极限、死里逃生吗?
第一章:挑战身体极限,沙漠马拉松赛
比赛极其危险,为此,选手们必须签署一个文件,声明一旦遭遇不测,遗体要运往何处。然后,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即将面临的困境。
这里是撒哈拉。龟裂的地表、寸草不生,只有一望无际的沙丘和炽热的空气。这里没有水、也没有树荫,只有在漫天飞舞黄沙时,能够遮挡一下烈日。猛烈的沙尘铺天盖地,埋葬了沿途的一切。这里是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之一,几乎看不到生命存在的迹象。然而,在这里每年都能看到出人意料的一幕:运动员们聚集在这里、参加一项长跑比赛——沙漠马拉松。
这是一项难度极高的赛事,参赛者要在6天之内跑完150英里。选手只能携带有限的食物和水,他们要挑战身体极限,甚至是面对死亡。比赛异常艰难,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它吸引了超过25个国家的极限运动员。
一千三百英里外,西西里凉爽的海滩上,一名优秀的选手正在加紧训练,为第一次参赛做准备。莫罗·普罗斯佩里,一流的运动员,1984年奥运会现代五项全能冠军队、意大利队的替补队员。
莫罗说:“我个人认为,人生来就要运动。从8岁开始,我就把生命献给了运动。我需要运动,而且非常痴迷。”为了参加五项全能赛,他进行了长跑、游泳、骑马、剑术和射击的训练。
“我总是努力做到最好,向大家表明,莫罗是最棒的。无论什么情况,这都是我最先考虑的。后来,我开始梦想着参加极限马拉松。这是一种不太现实的运动,不是每个人都能参加的,但会给人带来一种信念。”莫罗说。
这类极限马拉松赛、通常都在世界各地最恶劣的环境里举办。观看了一期介绍沙漠马拉松的电视节目后,莫罗便着了迷。他渴望在沙漠里奔跑。莫罗说:“有一次,我到埃及开罗参加现代五项全能比赛,远远看到这些沙丘,感觉美极了。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神奇的魔幻世界。”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像莫罗那样充满热情。他的妻子辛琪雅就认为这很荒唐。辛琪雅说:“参加沙漠马拉松比赛简直太怪异、太离谱了。我们的生活彻底发生了改变。他不再呆在家里,总是到外面跑步、训练。”
莫罗一直在坚持马拉松训练,每天跑25英里,并限制饮水,以锻炼身体对脱水状态的承受能力。辛琪雅对莫罗说,“你不必去非洲也能有所作为。”“但是,我希望日子过得快一些,好早一点参加比赛。”莫罗回答说。
经过六个月的训练,他做好了一切准备。
辛琪雅将留在家里照顾三个孩子:西尔维亚、克劳迪娅和马蒂亚斯,他们都还不到8岁。辛琪雅心里知道,会很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这的确很让人难过,因为,万一发生了意外,自己都不知道他在哪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联系。
莫罗从地中海海滨、飞往了炎热的撒哈拉。
在摩洛哥,他见到了其他运动爱好者。许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到非洲大陆,也是第一次领教撒哈拉的高温。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世界离他们越来越远。大家很快进入了柏柏尔人的传统帐篷。参赛队员开始为为期一周的比赛准备补给品。他们只会背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其余物品一律舍弃。
和莫罗一样,大家来到这里都是为了接受磨练、检验自己的耐力。他们之所以能聚集一堂,多亏了一个人,这就是大赛组织者:帕特里克·鲍尔。他曾在1984年独自穿越撒哈拉,并从中受到启发,开创了这项严酷的赛事。
帕特里克说:“我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跑了350公里。那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心灵体验。当然,过程的精彩远远胜过最终的结果。”于是,鲍尔开展了这项极限运动。在这里,选手们只要跑完全程、就是巨大的成功。如今,参赛者已经从最初的23人、增加到了几百人。比赛现场,帐篷、车辆、医疗服务,一应俱全。这里的工作与医护人员共有200多人。他们知道,大多数参赛者并不清楚自己会遇到什么。
比赛极其危险,为此,选手们必须签署一个文件,声明一旦遭遇不测,遗体要运往何处。然后,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即将面临的困境。
马拉松运动员安迪·卡尔说:“这大概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一项长跑比赛,尤其是面对高温和黄沙,你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大自然抗衡、挑战自己的体能和毅力。
“5、4、3、2、1,出发!”沙漠马拉松开始了。
比赛一开始,选手就分成了两组。有些人将步行完成全程,目标只是坚持到底。
其他人,例如莫罗,则希望夺冠。看来,先前的艰苦训练没有白费,他很快就跑到了队伍的前面。他们的目标都是赢得马拉松,比赛要进行6天,选手们要靠有限的食物和水了走150英里。
莫罗认为:能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里赛跑、参加比赛,我感到很兴奋。我想测试一下自己在沙漠中的耐力。他遇见了居住在这里的图阿雷格游牧民族。他们犹如辽阔沙漠里的游魂、在撒哈拉繁衍生息数千年,深谙各种求生之道。
莫罗抵达第一个营地时,已有不少人却因为高温、沙尘和体力透支而退出了比赛。
极限运动死里逃生的作者,肯·卡姆勒医学博士认为:“人体一旦流失五分之一的水分,就会感到疲劳、头晕。如果再多一点,你就会出现痉挛,身体开始失调、无法正常运行。”
一位马拉松运动员途中遭遇沙尘暴,被困在撒哈拉沙漠中。没有食物和水,他能冲破极限、死里逃生吗?
第二章:最可怕的现象:遭遇沙尘暴袭击
“我遮住脸,无法呼吸,也看不到任何东西。”莫罗说,“沙丘开始移动,我慢慢地摸索着前进。”
第二天,选手们比较分散,孤独的他们只有与自己为伴。莫罗说:“当时,我突然意识到,除了运动之外,还可以从比赛中发现自我,探索大自然。”
天黑前,莫罗来到了第二个营地。在这里,他得到了4升水,几乎是他日摄水量的一半。这些水要一直维持到明天到达检查站。莫罗迅速准备了晚餐,因为这次比赛没有提供饮食的帐篷。随后,他开始检查双脚的状况。他知道,长跑选手的双脚绝对不能出问题。“我在这方面很专业,这是我参加比赛多年积累的经验。”莫罗说。
接下来是整个比赛中难度最大的一段:连续前进50英里。莫罗必须调整步伐,否则很难顺利过关。
下午三点左右,一股不祥的风刮了起来、风力迅速增强。平静的撒哈拉沙漠顿时变得异常狂暴,似乎有意要为难这些参赛者。“当时,我正从小沙丘之间穿过,突然起了一股强风,非常猛烈。”莫罗说。选手们遇到了沙漠中最可怕的现象。此时,他们的焦点不再是赢得比赛,而是尽力躲避沙尘暴的袭击。
这真是再糟糕不过了。
马拉松第三天,猛烈的沙尘暴袭击了整个赛场。参赛者有的聚在一起寻求庇护。在沙漠行走的莫罗则是孤立无援,被狂沙吞没。“我遮住脸,无法呼吸,也看不到任何东西。”莫罗说,“沙丘开始移动,我慢慢地摸索着前进。”
在强大的撒哈拉面前,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无助。看着漫天黄沙,莫罗不得不停下脚步、等待沙尘暴结束。他被困了八个小时。沙尘暴渐渐平息,其他选手开始陆续返回营地。然而,莫罗没有出现。大赛组委会推测,他或许是被沙尘暴耽搁了。
第三章:被困沙漠48小时,组织者展开搜索
莫罗说:“从第二天开始,我就把尿存在瓶子里。因为我想,如果他们找不到我,至少我还有喝的。”
第四天,当莫罗醒来时,沙漠里一片寂静。
我等了好几个小时,没有看到任何人,什么都没有。时间渐渐过去,还是没有人,我开始担心起来。莫罗回忆道。 帕特里克认为对于在沙尘暴中迷路的选手,大赛有明文规定:他应该待在原地等待救援。我们不希望他到处乱跑。
对莫罗来说,最难忍受的就是耐心等候。
他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原地等待、盼望着被发现,还是冒着迷路的危险、独自寻找出路?
最后,他决定自己返回大本营。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对的,没有走错方向。”但事实是,他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向南走,而竞赛路线却是向东延伸的。所以,他看到的只有35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人。我走上一个大沙丘,看看有没有人在我后面,有没有步行的人?但是,谁也没看到?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莫罗的目标发生了改变,他不再试图赢得比赛,而是要努力找到一条走出沙漠的生路。第五天早上,莫罗还是没有出现,主办单位焦急起来。
赛事组织者帕特里克·鲍尔动员了一切可能的力量、展开搜索。摩洛哥军方派出两架直升机和一架搜索机、帮助寻找莫罗。
但是,他们只搜索了比赛沿途,以为莫罗会遵循大赛的规定:呆在某个地方、等候救援。
现在,莫罗已经失踪48小时了。
医学博士肯·卡姆勒认为:莫罗最初是在和其他选手竞争,此时却要与大自然对抗。不过,多年以来他一直在接受的训练、就是忍受艰苦、考验体能、挑战自身极限,所以,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他的身心并不是毫无准备。
事实上莫罗他随身携带了一些生存必需品,但是,如果没有水,一切都将失去意义。他出发时只带了4升水,而且很快就喝光了。没有水,他最多只能存活24小时,肯·卡姆勒认为:人体的正常体温大约是98.6华氏度,如果高出10度,人就会死去。
莫罗的体温正在烈日下迅速升高。“当时,莫罗几乎没有一滴水,这就像是试图扑灭大火,却没有外来水源。”肯·卡姆勒说。在沙漠中,没有人死于饥饿,遇难者都是渴死的。
莫罗说:“从第二天开始,我就把尿存在瓶子里。因为我想,如果他们找不到我,至少我还有喝的。”
此时,救援队正在沙漠里全力搜寻莫罗。最后,他们终于找对了方向。
莫罗说:“傍晚时,我听到了一阵声响,是架直升机。我远远地看到它飞得很低。显然,他们正在找我。于是,我从背包里拿出一面意大利国旗,开始挥舞:嗨,我在这儿。”
当时,我以为飞行员肯定看到我了,非常高兴。但是,他从我的头顶飞过,我相信他会回来的。结果,他却飞走了。
直升机越飞越远。莫罗说:“我开始大喊,乔瓦尼、保罗、辛琪雅。”“当时,我害怕极了,非常害怕,那架能够救我出去的直升机飞走了?那一刻,所有的一切都被放大了,你好像正在失去一辈子拥有的一切,朋友、家人都不见了。就在那时,我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
第四章:沙漠中自救,饮用尿液求生存
莫罗希望能找到一些朝圣者留下的食物和饮料祭品,但却一无所获。他用仅有的尿液,为自己准备了最后一顿饭。
在意大利,报纸上刊登了莫罗失踪的消息。
莫罗的妻子辛琪雅后来说:“电话铃响的时候,我正在厨房里。那是我公公从罗马打来的。他告诉我说,莫罗在沙漠里失踪了。” 莫罗的父亲为辛琪雅读了报上刊登的内容。
新闻标题是《意大利选手在沙漠失踪》文章里提到了莫罗的名字,并且对整个赛事进行了描述。我开始大声痛哭,大约四、五分钟后,家里所有人都赶了过来。
第六天,远在一千多英里外的莫罗也渐渐陷入绝望。
作为避免脱水的最后一个方法。他开始喝自己的尿液。肯·卡姆勒认为:人体一旦缺水,盐分的浓度就会增加,所以必须进行稀释。过多的盐分会损害莫罗的肾脏、危及生命。所以,饮用尿液能够稀释你体内的血液,降低盐的浓度。只有这样,你才能继续生存。
当莫罗还在垂死挣扎时,其他选手却在庆祝,沙漠马拉松已经落下帷幕,而莫罗的苦难还远远没有结束。
他知道,沙漠可能会夺走自己的生命,但他必须继续抗争。就在一切似乎都已无望时,他看到远处有东西在发光。“我以为自己看到了亮光,心想:噢,那儿有人。”莫罗说道,最后他努力地前进着,希望得到救助,却不知道,自己即将遭受更大的苦难。
莫罗意外地发现了一座伊斯兰圣徒的墓地,此时,他已在烈日下行走了五天。这就是伊斯兰圣徒的坟墓,古老的墙壁为莫罗挡住了滚烫的黄沙、和炎热的高温。
不过,莫罗并不是唯一的避难者。他的头顶上还有不断发出沙沙声的蝙蝠。
莫罗希望能找到一些朝圣者留下的食物和饮料祭品,但却一无所获。他用仅有的尿液,为自己准备了最后一顿饭。 他所携带的都是些脱水食物,因此没有水、根本无法食用。
尽管有这样一座避难所已经很幸运了,但是,如果得不到救援或者找不到水,这里就将成为莫罗的葬身之地。
此时,军方的搜索已接近尾声,但帕特里克·鲍尔仍在尽一切可能寻找莫罗。他的帮手正在路上,这就是从意大利赶来的、莫罗的家人:莫罗的妻弟法比欧·帕赖利和弟弟里卡多·普罗斯佩里。
“出发时,我满怀希望,但是到那儿之后,我才意识到,情况不容乐观”法比欧说道。他们急于展开搜索。
里卡多说:“我一直感到很担心,因为,我真的很爱我的哥哥。”他们正竭力在几千平方英里的沙漠里、寻找一位走失的马拉松运动员。“白天搜索时,我总是想着莫罗,想知道他正在遭受怎样的折磨。”帕特里克说道,“我们自始至终都在一起,我们三个因为一个共同的问题成了朋友,大家心里都很担心。”
第五章:救援失败,墓穴中割腕自杀未遂
莫罗·普罗斯佩里割腕自杀,躺在圣地中等待死亡。可是第二天早上,他却醒了过来。
失踪第六天
第二天一早,莫罗被飞机声吵醒了。尽管什么都也看不见,但他还是疯狂地想发送信号。此时,他必须做出重要选择:是烧掉背包和睡袋,利用烟火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还是保留这仅有的生活用品?
“我点着火,听到飞机声越来越近,我在想,谢天谢地,它就要来了。”他拿出包装食物的铝箔和急救毯,希望飞行员能够发现火光。莫罗全神贯注地留意着飞机的动向。尽管他做了很多努力,但飞机仍然没有看到他。绝望中,他听到发动机声渐渐远去。
他觉得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已经不可能获救了。随后,远处又传来了另一种狂怒的声音。一场致命的沙尘暴出现了,迫使他不得不立即躲进墓地。
“它的威力非常大,沿途的一切不是被吹走就是被沙尘淹没。”莫罗说道。
正当莫罗躲在墓地里、等待天气好转时,帕特里克·鲍尔带领救援人员来到了赛场以南、一个还未搜索过的地方。 帕特里克说:“我看到一个影子,有东西在动、在跑。你无法想象当时的情景,我心跳加快,喉咙哽咽。我眼含热泪,心想:噢,这太棒了,那就是莫罗。”
结果却不是他,只是块破布。
不过,我仍然满怀希望,相信莫罗还活着。沙尘暴过后,莫罗已经一无所有:他的生活用品被烧掉了,食物也被埋在了流沙下面。
此时,莫罗被彻底击垮了,我绝望极了,一切情况都对我不利,就连老天也不肯放过我?我把自己关在墓穴里
我就要死了,我肯定会死的,关在这里坐以待毙将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我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死得快一点,我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于是,我割腕自杀了。
他在想,总有一天、他的尸体会被朝圣者发现。这总比被狂风吹到不知名的沙丘上要好得多。莫罗闭上了眼睛,梦想自己在另一个世界与家人团聚。
在意大利的家中,莫罗的妻子辛琪雅几乎无法想象丈夫正在遭受的痛苦。他的妻子几天来不吃不喝,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到底能活多久。“实际上,这很可笑,毕竟,我没有走路,也没有顶着大太阳。但是,这应该也是一种类似的经历。辛琪雅说道。”
然而,撒哈拉并不打算夺走莫罗·普罗斯佩里的生命。
失踪第七天
墓穴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莫罗·普罗斯佩里割腕自杀,躺在圣地中等待死亡。经过这几天的奔波,他的身体已经虚弱不堪。可是第二天早上,他却醒了过来。
肯·卡姆勒/医学博士事后分析,莫罗在沙漠里迷路时,身体已经脱水。由于水分不足,他体内的血液无法流入较细的血管。所以,在莫罗试图自杀时,他的血液像沥青一样粘稠,流动速度非常慢,并且迅速凝结。因此,虽然身体状况日益恶化让他有了轻生的念头,但同样的原因、恰恰挽救了他的生命。
我对自己说,“一定有某种力量在鞭策我进行自救”莫罗事后回忆道。于是,我开始了新一轮的抗争。我要挑战自我、挑战生命,我的目标就是回家。我最想念的就是我的孩子、我的家人。我不断地想起他们,我强迫自己重新振作。运动员莫罗又回来了。
然而,莫罗的生命已危在旦夕。
第六章:吃蝙蝠为生,撒哈拉绝处逢生
濒临死亡的莫罗并不明白士兵的意图,只是以为获救的希望又要破灭。他被蒙着双眼,带到了军事基地,但还不知道自己真的得救了。
随着夜幕降临,莫罗开始考虑如何重新踏上征程、穿越撒哈拉。此时,他最需要的就是食物。“我看到这些小蝙蝠都挤在塔楼的角落里,于是,就用手抓了几只,把它们弄死,然后,开始生吃。我吃了至少20只。”
“那时候,我的原始本性暴露无疑。我必须尽可能地利用眼前的一切”莫罗说道。
失踪第八天
在墓穴里躲避了3天后,莫罗再次走进空旷的沙漠。生吃蝙蝠让他恢复了体力,但是,要想生存还必须有水。
莫罗说:“我想起生存专家、图阿雷格人曾经告诉我,如果遇到问题、迷路了,就跟着云彩走,这样比较容易找到水,也比较容易找到生物。”
现在,莫罗连续半年、每天都长跑的马拉松赛前强化训练发挥了作用。肯·卡姆勒认为:耐力型运动员的体力和一般人不同。他可以消耗较少的能量、走完和普通人一样的距离。马拉松选手的体温往往偏高,所以,莫罗的身体能够有效地散发热量。
莫罗知道,他只能在早晨和傍晚前进。中午气温超过一百华氏度时,他就会尽量找地方躲避烈日。由于严重脱水,莫罗不再排尿。但没有体液,他的器官就会停止工作。
于是,他的身体陷入了停顿,肝脏、肠、胃已经停止运转。这是因为,身体会把所剩不多的能量供给大脑、心脏和肺这些更重要的器官。
而且他发现自己的体重严重下降。走得越久,手腕上的表带就越松。同时也感到两边的颧骨也凸了起来。
就在此时,在意大利的家里,他的妻子辛琪雅仍然抱着一线希望。就在辛琪雅相信莫罗还活着时,莫罗也越来越信任沙漠了。
莫罗说:“我一边走,一边看,不断寻找食物,我吃过蜥蜴、蛇,还有其它动物。这些东西都是生吃,因为,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吃过东西后,我信心大增,毕竟,要活下去就要有信心。”
“我变得像一个沙漠居民,就像图阿雷格人一样。”“我开始真正地适应沙漠了。”“我不再害怕、不再恐惧。”在试图自救的同时,我还看到了沙漠美丽的一面。
与此同时,莫罗的家人仍在努力搜寻。
面对空旷的沙漠,他们无意间发现了一座建筑物。大家满怀希望,激动地朝前走去。那里有一根鞋带,说明莫罗曾经来过。里卡多脱口说道:“我认识哥哥的鞋子,这些就是他的鞋带!”在墓穴里,大家的情绪激动极了,以为马上就要找到莫罗了。“但是很不幸,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不知道他离开之后,又去了哪儿”法比欧说道。
大家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之中。我们的目标不再是找人,而是寻找尸体。
不过,距离死亡越近,莫罗想要活下去的意志就越坚定。“对我来说,先前遇到的挫折已经不再重要。那种感觉就像是朝圣,而我正在寻找新生。”
失踪第九天
在马拉松比赛中走失后第九天,沙漠终于向莫罗敞开了一条生路。经过九天的努力,马拉松选手莫罗·普罗斯佩里奇迹般地穿越撒哈拉沙漠、活了下来。
莫罗说:“当时,我正沿着一个河床前进。谁也不知道那条河的年代。我发现,河岸两边非常湿润。”莫罗继续向前走了几步,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找到了一个水坑。
“我开始喝水,即使在那个时候,我也非常小心,我没有开怀畅饮,只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感觉好极了。这些天,死亡时刻伴随着我。我所做的每件事都可能让我送命,因此,我总是小心翼翼。”莫罗说道。
就在这时,沙漠中有样东西引起了莫罗的注意。
我看到一个脚印,还有一些羊蹄印。山羊只会和人在一起,因此,附近一定有牧羊人。在跟着云彩找到了水源的同时,莫罗又像图阿雷格人一样发现了其它迹象。
当时,我必须决定是留在原地,还是继续前进。这的确让我感到为难。
莫罗再次面临重要抉择:是留在水坑边、祈祷救援队在他饿死之前出现;还是冒着脱水死亡的危险、主动寻求援助?
他决定继续听从图阿雷格人的建议,离开这里,跟着云彩向前走。他发现了一条路。
他知道,这条路将通向城镇。只是,这可能要走上几天、但他的时间不多了。肯·卡姆勒认为:当时,莫罗已经处于死亡边缘,他的身体达到了极限。人体一旦失去三分之一的水分,通常就会出现生命危险。文明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事物、已让他感到失望。
他决定再次听从图阿雷格人的建议,跟着云彩走。他继续向前走。“突然,我看到了一个两条腿的生物,于是就想,这会是什么动物?我向它走去,然后,它也在看着我。我开始挥手,原来是个小女孩是个年轻的牧羊女。”莫罗说。
她看到我,吓坏了。“她一定在想,这人是谁?他是谁呢?”于是她拔腿就跑,朝旁边跑去。此时,莫罗已经走出摩洛哥,来到了阿尔及利亚。那位牧羊女把他带到了母亲的帐篷里。
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我躺了下来,心里觉得这些人会救我。那个妇女先给了我一个盛满羊奶的金属杯。我喝了下去,非常高兴,但实在太累了。
这位母亲让女儿去了附近的军事基地。随后,她带来了两名士兵。其中一名士兵用步枪指着我,我心想,“他们这是要干什么?当时,我非常害怕。”莫罗说。
濒临死亡的莫罗并不明白士兵的意图,只是以为获救的希望又要破灭。他被蒙着双眼,带到了军事基地,但还不知道自己真的得救了。
这时,有关他生还的消息已传遍世界各地,比报道他失踪时的速度还要快。他的传奇故事成了国际新闻的头条。 他被誉为撒哈拉沙漠里的鲁宾逊。然而,他的苦难还没有结束。
基地的医生下令将莫罗转往廷杜夫的一家医院、在那里接受全面体检。称体重时,医生们发现他减轻了33磅。
肯·卡姆勒说:“根据他们的描述,他整个人已经缩水、发皱,像只乌龟。他的消化系统已经很久不工作了。人们喂他食物,但他的身体却无法消化吸收。”
给他静脉注射了16夸脱的营养液之后、他才逐渐恢复过来。当天晚上,莫罗打电话回家,和妻子辛琪雅通了电话。
“辛琪雅?你在意大利给我举办葬礼了吗?”我很吃惊,莫罗说。
辛琪雅说,“你才走了十天,怎么会问这个?”不管怎么样,他很想知道家里的变化。莫罗这边听到她很激动,孩子们也欢呼雀跃的。毕竟,他们已经九天半没有爸爸的消息了。在离开沙漠、住院治疗了两周后,莫罗回到了意大利。
他被视为意大利的英雄,受到了媒体、政府官员和家人的热烈欢迎。然而,漫长的康复之路才刚刚开始。
辛琪雅说:他吃不了东西,所以,我们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喂他适当的食物。按照特定的食谱,每天一点点地递增。
在康复过程中,莫罗有足够的时间回想这次磨难。“在那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就算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无济于事,是意志力挽救了我。”他知道,正是他对家人、对自己的信心,让他逃出了沙漠。
肯则认为:“为了生存,人们几乎都会鼓励自己要为更高的目标活着。这时,生命已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更是一种责任,要为他人考虑。忠诚或爱的信念会让他们得到力量,拯救自己。
这次沙漠之行给莫罗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伤痛。他的肝脏、肾脏受到了永久性的创伤,脸上的一道道皱纹、也记录下了他所经历的惊险磨难。这些伤或许让他无法再恢复昔日的竞争力,但是,他并不愿就此放弃。竞争是他的天性。他说,他要永远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