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日,曾给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写过信的梁拯老先生致电本报,他在写个人回忆录时,无意间发现6封当年自己的学生与前苏联青年之间的通信,这些信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有许多时代的印记。在梁老的帮助下,记者联系到了信件的主人———63岁的襄汾县某中学教师毛永保。
梁老告诉记者,1961年,他在襄汾中学担任高中部的班主任,主教俄文。当时曾给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去信表达敬意,之后不久便收到了加加林的亲笔签名回信。为纪念此事,学校将梁老师所带的班级命名为“加加林班”。后来,梁老师又写信联系到了前苏联加里宁城的一所学校,为每位学生找了一位异国朋友。1962年,梁老师的学生大都收到了异国朋友的来信,毛永保也不例外。给他来信的是15岁的斯米尔诺娃亚·米拉,居住在加里宁城红色大街40号。米拉在信中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成员及学习环境,并表示非常愿意和他交朋友。
毛永保回忆说,当时自己的俄文不太好,要想看懂米拉的来信,得靠翻字典逐字逐句地翻译;回信时,他先写好草稿,再请梁老师修改后才敢寄出去。有时候,课本中学到前苏联的著名作家时,他会与米拉进行交流。直到1963年,毛永保被有关方面通知不许再给米拉写信。
“文革”后,梁老将自己的信件全部烧毁,唯独留下了毛永保的6封信。毛永保毕业后与梁老失去了联系,这些信件在梁老身边珍藏了40多年。梁老表示,这些信件的内容积极向上,体现了两国青年纯真的友谊,他准备把信件寄还给毛永保。
来源: 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