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6年没领薪 为助贫女儿辍学
2006-09-12


     民办教师6年没领工资 为助贫困生强迫女儿辍学
  
 
                 转自:雅虎   2006-09-12 07:26    来源:重庆晚报 

           

巫溪,距主城500余公里,境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在大巴山的无数个褶皱里,在大宁河的无数个弯道里,零星散布着一个个村落。在这几乎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有这样一群山村教师,他们默默坚守,在贫瘠的土地上撒播知识的火种。

他们可能是最贫穷的老师。他们将许多孩子送出山外,自己却在大山里耗尽青春;他们用微弱之力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自己却几十年一贫如洗。

教师节前夕,记者前往巫溪,感受山村教师无私的奉献和无奈的辛酸。

“陈银清和张友仁只是山村教师的一个缩影,大多数山村教师跟他们一样,不但不能养家糊口,还要让家人为他们分担经济压力。”巫溪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宗雄告诉记者,巫溪全县奋战在基础教育战线上的山村教师共3650人,其中代课老师595人,全部分布在村小。最远村小的老师来一趟县城,单面就要一天半时间。

陈宗雄说,村小老师中90%以上是代课老师,他们过着白天上课晚上种地的生活。

姓名:陈银清
性别:男
年龄:51
工作地点:巫溪尖山镇山坪村小
身份:民师转公办
从教32年,工资总收入(约):62240元


为助贫困生强迫女儿辍学

和县内其他山村教师一样,教师节这天,陈银清收到了县教育局寄给他的节日礼物——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教师节快乐”,除了学生的祝贺,这是他们在教师节收到的唯一的礼物。没有奖金,没有纪念品,没有贵重礼品。

陈银清说:“这张明信片是对我们的肯定,够了。”

6年没领工资

1974年夏,尖山镇钟家村初中毕业的陈银清收到了高中录取通知书,成为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但当时,没有老师愿意到这个偏远的地方任教,陈银清便放弃了得之不易的高中学习机会,成为尖山镇钟家村村小一名民办老师,报酬每月9.5元。从教32年来,他多次放弃进中心校的机会,一直扎根在山村村小。 1992年,妻子詹祖珍患上严重风湿病,不能干重活,陈银清从此开始了白天上课,晚上种地的日子,那时,他的工资是33.5元,直到2000年初转为公办教师前,他的工资也才85元。

山里的孩子家境都很贫困,有的直到毕业都没交清学费,陈银清就对中心校的领导说:“我班学生差多少学费,就从我工资里扣。”这样,从1974年参加工作到1979年,陈银清就6年没领过一分钱,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几亩田。但从教32年来,陈银清所教的学生中,没有一个因为钱而辍学,也从没有哪个学生为没有学习用品、为吃不饱穿不暖而犯愁。

“那时,我们家只有过年才能吃点米,平日只能吃洋芋、红苕。詹祖珍生了女儿后,家里没有油,没有肉,连米都没得,全靠我一个同学送了个腊猪蹄和一碗猪油。可一个月后,她也没把那个猪蹄吃完,她舍不得吃。”

强迫女儿辍学

1990年秋季开学时,陈银清在钟家村小教一年级,班上有个每次都考第一名的女生付国徽,两个月内遭遇了母亲失踪、父亲病逝的变故,只能跟着姑妈生活。这天,付国徽找到陈银清,哭着说她好想读书,但没有钱。陈银清当场就说:“老师帮你出学费。”

可陈银清根本就拿不出一分钱,他当时的工资是33.5元,女儿上初一,每期学费85元,儿子上学也需要钱,妻子的病必须长期吃药。怎么办,陈银清决定让成绩优异的女儿辍学。

“你疯了!”妻子詹祖珍为此和陈银清大吵一架,但女儿最终还是退学了,陈银清将为女儿准备的学费拿出来,帮付国徽交清了学费,而且一直资助她到小学毕业。

“你想,付国徽已经没了父母,不能再没有书读,你还有爸爸妈妈,比她幸运多了。”两年后,懂事的女儿含泪南下打工。

小竹棍当烟抽

除了工作,陈银清唯一的爱好就是抽烟,一天一包,但从今年起,他戒烟了。

一块钱一包的“山茶”烟,这是陈银清一贯的“粮食”。

其实,在2000年,陈银清转为公办教师,待遇也从85元调整到525元。但儿子去年考上了大学,每年学费近万元。陈银清借钱送儿子进了大学后,每个月要从工资中挤出一部份寄给儿子当生活费,还要不时资助班上的贫困生。他渐渐发现,自己连一块钱一包的“山茶”都抽不起了。看到妻子为了这个家拖着病体帮别人摘烟叶,一年时间才挣230元,陈银清心如刀割,决定戒烟。

和记者交谈时,陈银清手里一直拿着根小竹棍,不时放到嘴里吸两口。“烟瘾发了就过一下干瘾。”陈银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容中带着些许辛酸。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