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三胞胎
来源:rongshuxia.com 作者:玉心路石
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现在叫麦积区)南河川乡28岁的青年农民窦存志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女人生个娃竟生出了天大的麻烦来。不但三个小崽子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还把女人的命都搭了进去。他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有捶胸顿足号啕大哭的份儿了。
围在他身旁的乡亲邻里们却没有他那么糊涂潇洒,几个爷们一把拉起他道:“哭啥哩?哭能把你女人哭醒过来吗?哭能把这三个碎崽崽救活吗?快起来,救碎娃要紧,这边有我们哩。”
窦存志这才明白现在还不是自己用眼泪来悼念自己那苦命的女人的时候,自己还另有重任。那三个刚生出来如小猪仔一般大小的小崽子们也已经离阎王爷那里不远了。他们命在旦夕,急需要救治。
一瞧见这三个躺在乡卫生院那张又破又脏的床上的挺可爱的小崽子,窦存志就想起自己的女人在临咽气之前断断续续给他留下的话:
“娃他爸,你无论如何也得把他们给咱养活啊!”
女人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一直在流泪。
一想起自己的女人对他、对孩子依依不舍的可怜劲,窦存志就发了狠话:
“他们是我的骨血,是我和我女人的骨血!就是为了我那个苦命的女人,就是砸锅卖铁,我也得把他们救活,把他们养活大!”
窦存志立即行动起来。他把女人的后事向乡亲们略一交代,叫了几个人,严严实实的包好那三个刚出娘胎奄奄一息的婴儿,拦了一辆中巴车就向四十里路之外的天水市奔去。一路上,他一遍又一遍的催促司机说:“求求你,爷们,快点,再快点,晚了就来不及了……”
汽车风驰电掣般向天水市飞驰而来。天擦黑的时候,汽车在市中心一所大医院的门口停下了。窦存志满怀希望心急如焚和几个乡亲抱着三个婴儿直奔医院门诊部。可是,几个正在闲聊的医生护士不屑一顾地打量了他一下,懒洋洋慢吞吞地检查之后,摇了摇头,然后就问他带了多少钱。
“六百。”
窦存志理直气壮地说。对他这个山区农民来说,这就是天大的数目。他觉得收费员一听准会吓一跳。
“孩子耽误的时间太长了,何况目前已经出现了生命衰竭的各种征兆,没有多少抢救的把握和价值。再说,我们这里对这方面也缺乏准备。你还是到别的医院去看看吧。”一个医生摸样的人对他说。
“大夫,能不能再……”
窦存志还想再说些什么,门已经关上了。
无奈,他们只好又急急的赶到相距不远的一家企业医院,碰到的情况更惨。
窦存志不死心。他觉得他说啥也得给那三个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的小生命提供一次看世界的机会啊。要不他觉得他就不配做他们的父亲,不配做一个男人。他不能对不起他那苦命的女人。
“我操!”
他狠狠的骂道。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在骂谁。
他们又搭车赶到了距市里十几里的北道区的一所医院。然而,他们还是失望了。
“到133医院去。那是一所解放军开的医院。解放军怕不会见死不救吧?”
关键时候,孩子的大姨提醒了他。
“好主意!”
窦存志虽然听说现在军队医院实行的也是经济核算,但毕竟不一样嘛。他打算碰碰运气。如果这一次再不行,他就打算放弃了。因为他们来来回回已经折腾了快两个小时了,孩子的情况更糟了,抢救的难度更大了。
不到十来分钟,他们就赶到了坐落在312国道旁边的这所老牌军队医院的门诊大厅。这时候已经快晚上九点钟了,医生护士虽然都已经下班了,但值班的都在。急诊室里,值班的医生略一检查,感到病情严重,情况紧急,在采取初步措施的同时,马上给门诊主任打了电话。不到五分钟,门诊主任就赶到了急诊室,一边采取措施,一边向医务处、向院领导报告:
“……对对,三个婴儿出生还不到六个小时,面色青紫,呼吸衰竭,伴有抽风,情况比较严重,抢救难度比较大……对对,另外就是病人家属是西部贫困山区的农民,身上带了还不到六百块钱……对对,整个抢救下来需要……这个目前不好说,但最少没有七八千块钱是下不来的。怎么办?收还是不收?好好好,我们先救。要快啊!”由于太着急,他的声音特别大,连整个走廊的人都听的很真切。
门诊主任放下电话,大呼小叫雷厉风行的忙开了。
办公楼三楼。院长办公室。133医院的几位最高领导人悉数在座。神情严肃的老院长望了一眼新来的政委,政委略一点头,院长对大家说:“收,一定要收。就是赔点钱,也得全力以赴!我们永远不要忘了我们姓甚名谁!”
他给医务处主任下达命令:“马上通知门诊办理一切入院手续;通知内儿科姚主任、内一科张主任、麻醉手术科洪主任、检验科谢主任、CT室张主任等十分钟之内赶到门诊楼,由你们组织进行集体会诊;在此同时,一切急救工作一分钟都不得耽误!谁耽误了我找谁!”
十分钟不到,十多位医学专家全部到齐;抢救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窦存志的心里本来一直是七上八下的。他不知道这所闻名遐迩的军队医院会不会收他这三个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杰作”。他知道这回他把天捅了个窟窿,没有一大笔钱这个窟窿是没办法补上的。他也听说了现在医院是全中国最能“黑”钱的地方,任你再什么样的钱,到了医院就不是钱了。何况自己就只有这么一点本钱。
“咳,只有向乡亲们张口了……”
他站在门诊大厅里,默不作声。他看到一下子来了那么内穿军装外套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好几个都是戴着眼镜的老头老太太。窦存志看到了一个极其紧张的打仗一样的场面。他反倒闲下了,他的亲戚们也闲下了。极度紧张之后的疲劳和困乏开始袭击他了,他努力的使自己睁大眼睛。他的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孩子是有救了,可钱的事情咋办呢?总不能像村上的张三娃一样一看完病就偷偷的跑了吧。
“来,跟我去办入院手续。”
一声很清脆的女音。那是门诊护士胡燕甜甜的声音。
见护士是在请他,窦存志站了起来。他最怕听见的就是这句话。
“老乡,带钱了吗?”
“带……了。”
窦存志连忙把自己带来的整的零的一股脑儿递进了收费室。
“一共是五百七十八元零两毛。就这些吗?”里边问。
“就这些了。不过我可以回去再凑。你们还是先……”他怕人家把孩子再推出来。
这时,收费室的电话很急的响了。
“别紧张,老乡,”收费室里的人接完电话后对他说,“鉴于你的困难,加上又是个三胞胎,你爱人又……我们院领导决定你三个孩子的所有费用全免。这些钱你就留着处理你爱人的后事吧。”
刚刚收进去的那一点点钱又给他退了出来。里边刚刚接到了电话通知。
“这这这我不是在做梦吧?”
老实憨厚的青年农民窦存志只觉得心里一热,鼻子一酸,几行热泪流了下来:“你们……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哪!解解解放军……万岁……”
他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还是叫那个女同志听见了。她说:“老乡,别这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谁叫我们是解放军呢。你先在外边的椅子上坐一会儿,待会我们院领导还要来看你哩。”
窦存志真的感到有点困乏了。他就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随他一起来的几个人都交口称赞:“多亏了解放军哩。先不说救不救得活,光人家那态度,咱们哪辈子能遇得着!”
几个穿着军装的军人走了过来,为首的是一个大个子。人们喊他“院长”。
院长拍着他的肩说:“老乡,不要着急。我们的专家已经会过诊了,制订了详尽而又妥善的治疗方案,采取了及时而有效的措施,并且加强了力量。从现在的情况看,虽然三个孩子反应不一,但正在逐步好转,病情正在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会全力以赴的。你就放心吧”
窦存志“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我我我……这可叫我怎么感谢你们哪!”
他已经泣不成声了。
第二天,内儿科的医生护士自发地捐了五百多块钱,送到了窦存志的手上。
第三天,医院号召全院同志捐款。又有三千多元送到了窦存志的手上。
这两女一男三胞胎姐弟也真是命大。不但脱离了危险,挪到了一间三人间的普通病房,一人占一张床不说,而且情况一天比一天好。前来关心她们的人可多啦。由于没有取名,人们只好把男孩叫“男一号”,把大点的女孩叫“大女”,把小点的女孩叫“二女”。那些年轻活泼的小护士们成天吵着要窦存志给孩子起名字。她们对窦存志说:“老乡,没名字,咱总不能老是在病号牌上写着大女、二女和男一号吧。不但上边要收拾我们,这样也不好听啊。”
其实,她们哪里知道,窦存志原本是不准备给三姐弟起名字的。他觉得她们那个样子大概也坚持不了几天,起名字简直是白费功夫……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他望着这些穿着绿军装的亲人一样的人们,认真地想:“是得好好给孩子们起个名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