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军 张国保 来源:《老友》
在南昌市抚生路,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近70的老同志时而为因病卧床多年的妻子于宜芝细心喂饭;时而端着一盆妻子换下的沾有屎尿臭味的衣裤在水池边搓洗;时而又向妻子微笑地示意,投以深情恩爱的目光。他,就是被周围邻居亲切地赞誉为对妻子有颗金子般爱心的好丈夫、共产党员于忠华。近日,在好友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于忠华的家,对他进行了采访。
一进家门,我们环顾四周,这个家确实太简陋了,一张木板床上放着两床旧棉被,房间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岁月仿佛在诉说着这对恩爱夫妻历尽的沧桑与艰辛。
于忠华1963年共大毕业后分配在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朝阳洲派出所任民警,1998年退休。在长达30多年的公安工作中,他担任过民警、所长、指导员等,当选过区人大代表,受过分局嘉奖,获过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老伴于宜芝和他同龄,老两口屈指一算,结婚已有48年,在近半个世纪的夫妻生活中,两人携手相伴,恩恩爱爱,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过得甜甜蜜蜜,有滋有味。在单位同事和邻居中一直传为美谈。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5年,于宜芝患上了帕金森症,虽经多方求医,仍不见好转,且病情日益恶化,以至于生活不能自理,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造成脑功能失调,身体震颤,肌肉僵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功能障碍。于忠华总是三更半夜闻臭而起,紧张“工作”。记得一天晚上,窗外雪下个不停,老于细心地为爱人盖好被子,刚躺下不久,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凭直觉,他知道老伴又是大小便失禁了。为此,他不顾白天的劳累,翻身而起,忍着恶臭,用便纸细心为老伴擦干净,用热水为老伴擦洗好身子。妻子不能讲话,那微微颤动的嘴唇似在诉说心中的感激。有时一个晚上要折腾好几次,常常是一忙一个多小时。一次、二次这样干,倒也没啥,可于忠华长年累月,10多年来毫无怨言,默默承受。其中的辛劳可想而知,不是一般人所能坚持得住的。
在单位和邻居中,于忠华关爱妻子是人所共知的。为了治疗妻子的病,他节衣缩食,粗茶淡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甚至变卖了值钱的东西,并向亲朋好友借了数万元钱用于妻子治病。在他的心目中,只要能给妻子带来安慰,能帮助妻子减轻点痛苦,他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平时,于忠华四处求医,只要打听到哪家医院技术好,他就抱着希望,背着妻子坐车到医院求医。如遇晴天,天气暖和之时,于忠华便不顾气喘和肺气肿等疾病,背着或搀扶着妻子到外面晒太阳。
不少熟悉与了解于忠华家“根底”的同事好心地对他说:“你的父亲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是一位老红军,母亲也是一位抗战期间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如今你家庭这么困难,你可以向组织和领导反映反映,要求照顾照顾。”于忠华一听,回答说:“父母亲的荣誉,那是党和政府给的。是党的教育和组织的培养,我才有今天,在我退休后,领导和同志们经常来我家进行慰问,家中的困难,我能正确对待。”于忠华有三个小孩,老大在外地打工,老二、老三因企业状况不好,已下岗多年。妻子于宜芝原来在食品公司工作,1982年退休,自1995年患上帕金森症后,使这个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然而,面对家庭一系列的不幸,于忠华从未向组织上提要求,他把苦水、泪水默默地吞进肚里,用孱弱的臂膀肩负起照料瘫痪多年的病妻的重担,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人间真情。
采访结束时,于忠华感慨地说:“照顾好疾病缠身的妻子,是我应尽的责任。”与于忠华握手告别时,我不禁情思激涌,短暂的采访,使我看到于忠华这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同志值得称颂的坚强、富有责任心的优秀品质,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首人间真情动地诗。 二00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献精神不我有一个非常快乐温馨的家庭,兄妹间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父母与子女间相处融洽,亲密无间。家的氛围永远都是那么温暖、舒适、亲切,它温润并感染着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与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原动力与眷恋的港湾。这一切,我认为得益于父亲在家中施以我们的本色教育。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