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露宿清华是“昂贵教育”之痛
2006-08-21
家长露宿清华是“昂贵教育”之痛
 
上百名家长在送清华新生上学时,因周边宾馆爆满,又无力进入城区居住,最后露宿校园。清华学子们对此反应不一,有同情者,也有问责者。
 

 

上百名家长睡满操场,原因是周围宾馆已满,无力进入城区居住

看罢这则新闻及相关图片,笔者的内心可谓是五味俱全。上百名当空夜宿的家长们,给神圣的清华园增添了难以表述的辛酸和凝重。“免费露宿”的背后正是对“昂贵教育”的无声对泣和控诉。

    其实类似这样的场景早就上演过。扬州大学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当晚就有不少新生家长因为舍不得百元左右的旅店费,躺在一亭子的水泥凳上露宿;一对来自陕西的夫妇送儿子到甘肃农业大学上学,因为家境贫寒,为省钱给儿子交学费,他们没去住旅店,而是带着被褥睡在校园里……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节省与学费相比九牛不如一毛的住宿费,竟然都“心甘情愿”的夜宿当空!

    如果学生家长露宿校园还称得上是新闻,那么,大学校园里的贫困生却绝对不是什么“凤毛麟角”。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比例为8%。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对4省区20所高校的调查,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如今,这样的比例仍旧是我国大学校园里无比沉重的话题。

    也许有人说,我国民众的收入不是在逐年提升吗?为何高校的贫困生比例却原地踏步甚至还有增长之势呢?下面的对比可能恰恰揭示了这个疑问的症结。2004年《人民日报》文章称,近几年,大学的学费比1989年增长了25至50倍,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2.3倍。有关统计资料也显示,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年的费用在1万元左右,4年需4万元左右。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

    不用再加过多的解释了,回头观看那些睡在清华操场上的上百名家长,其中的难言之隐不言而喻。尽管“露宿清华操场也是喜悦”,但谁能体味到这种喜悦的背后又有几多无奈、几多忧愁?昂贵的大学收费已经成了中国民众不能承受之重。

    教育诉求的不仅是精神的乐园,也应该担负文明、和谐社会的文化责任。而露宿在清华操场上的家长们,却让我们窥视到依附在“教育高消费”之上的尴尬和痛心:含辛茹苦的将优秀儿女奉送到大学,而自己却因为经济拮据而露宿星空。与其说这是家长不堪教育负重的缩影,还不如说是对政府在教育投入上严重不足的直面拷问。笔者期许,这百十号露宿操场的家长,能够成为撼动当前陈腐落后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导火索”,能够成为融化教育高收费、教育乱收费的“催化剂”。

东北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张红蕊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