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五年治沙见成效:大草原重现青山绿水
2006-08-18

         作者: 张艳霞   来源:黄河新闻网 
 
      以“绿色草原绿色内蒙古”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网络媒体内蒙古行采访团8月4日赶赴锡林郭勒盟下辖的多伦县进行采访。看着满山遍野的野花野草,很难想象六年之前的多伦植被破坏严重,成为威胁北京环境的沙尘暴源头,因此时任国家总理的朱鎔基来多伦考察调研,要求当地政府改变“用簸箕盛沙往北京头上倒”的情况。
  特殊地理位置决定植被保护之难

  多伦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东南端,东临河北省围场县,西接正蓝旗,南连河北丰宁、沽源两县,北依赤峰克什克腾旗。背靠草原,面向京津。是内蒙古自治区距北京最近的旗县,航线距离180公里,公路距离360公里。
  全县总面积3773平方公里(566万亩)。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的典型大陆性气候。海拔1150一1800米。年均气温1.6℃,最高35.4℃,最低-39.8℃。年平均日照3400小时,年均风速3.6米/秒,年均降水量385毫米,无霜期100天左右。
  自然条件决定了多伦县的生态环境脆弱,如果得不到有效保护,妥善利用,茫茫草原必然被滚滚黄沙取代。

  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  人为加速了沙漠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广大农牧民急切改变当时困顿的生活,广大农牧民过渡开垦放牧,牲畜超过草原的承载能力。短时期内,农牧民脱离了饥饿的威胁。到2000年初,通过卫星遥感系统测定,多伦全县严重沙化面积已达到60%以上,成为威胁京津唐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之一,而且当地生态环境集聚恶化,大多数农牧区生产效率地下,土地沙化不得不引起社会关注。现今开通的农牧民认为当时的做法,是用子孙后代的粮食添饱自己的肚子,最终必然会重蹈贫困的生活。
  2000年5月12日,朱鎔基总结视察多伦等地,随后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作。五年来,上级累计投入沙源治理资金9614万元,安排建设任务95万亩;安排退耕还林任务44万亩。从2003年秋季开始,我县自行安排全年全境禁牧。

  多伦治沙工程大见成效 重现青山绿水

  通过五年的建设,多伦县共完成沙地围封170多万亩,植树造林100万亩,治理退化草地35万亩,治理小流域12万亩,移民1552户、7322人(占农村人口的11%)。植被盖度由30%提高到70%,有林地面积由9%提高到27%,天然草场产草量由35公斤/亩提高到75公斤/亩。牲畜数量由52万羊单位增中到105万羊单位翻了一番,粮食总产在耕在面积减少1/3的情况下由0.23亿斤增加到1.5亿斤翻了三番,蔬菜、土豆等高效作物由17万亩增加到23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60元增加到2108元翻了近一番。
  多伦将建设生态大县作为奋斗目标,放在全县经济工作的首位抓紧抓好。按照建设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的方针,重点实施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舍饲禁牧、生态移民等项目,到2008年再现多伦青山绿水。我县连续四年获得全盟生态建设、围封转移先进地区,今年初获得全国绿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