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岁老人张琴的耳朵不好使,但梁琼(右)还是每天不厌其烦地跟她聊天。 娄丹 摄
她,是一位八旬老人,有儿有女,本该子孙绕膝、安享晚年,但是12年前,她却做出了一个“奇怪”的决定,搬去与无依无靠的独居老人张琴同住,并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她就是梁琼。12年来,梁琼与张琴两位婆婆情同姐妹,互相搀扶,一路走来,生活倒也平静幸福。如今,梁琼老人与百岁的张琴老人用爱演绎的人间真情已感动了四方邻里,大家都以她们为榜样,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会城浐湾社区蔚然成风。
不是姐妹胜过姐妹
8月15日下午,在会城濠桥街一巷17号,记者见到了坐在门口粘胶花的梁琼婆婆,84岁的她看上去身体还算健康,只是背驼得厉害。
看到有人来探望,坐久了的梁琼扶着椅子的扶手稍显吃力地站起来,走进里面的一间房子,对躺在床上的张琴喊:“有人来看你了。”张琴一动不动,只是用无神的眼睛盯着梁琼。梁琼见状,就俯下身,把张琴抱了起来,让她坐在床边上,然后把嘴唇贴近她的耳朵又喊了一声,但张琴仍没反应。梁琼就像哄小孩一样,不厌其烦地对着她的耳朵一遍一遍地说。
同来的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张琴耳朵聋了,梁琼跟她讲话都是用喊的,很累人,但梁琼从来不烦,对张琴的问话都一遍一遍耐心回答。
据了解,梁琼和张琴是解放前在尼姑庵认识的,当时两人就谈得十分投机,但以后梁琼结婚生子,张琴也收养了一个干女儿,两人来往并不多。后来,张琴的干女儿出嫁。当梁琼看到当过尼姑的张琴独自一个人很孤独,生活又不能自理后,毅然决定同她一起同吃同住同走晚年人生路,转眼已风雨十二载。
病中姐妹情更深
今年年初,张琴病倒在床,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张琴的床前,梁琼照顾她比亲姐妹还周到。两人的房间隔了一道墙,可张琴房间里有什么动静,梁琼都会起身去看一下。张琴每天晚上要小便三四次,梁琼就一次次起来,把张琴抱到床前特制的椅子上。有时张琴不小心弄脏了衣服或床单,梁琼也会马上弄干净,“她爱干净,看到床单或衣服脏了会不高兴的”。
每天早上,梁琼替张琴穿衣服、洗脸刷牙后,才出去买菜,每天都变着花样做给张琴吃。张琴现在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时明明吃过饭了却硬说没吃,还经常耍小孩子脾气,但梁琼脾气好,从来不埋怨,她说:“老年人都是这样了,把她哄高兴,就好了。”
前几天,梁琼准备给张琴喂饭时,发现张琴滚到了床下,这下可把梁琼吓坏了,“她年纪很大了,摔一下可不得了,万一有什么事情怎么办呢?”那天,张琴躺在床上,拉着梁琼的手说:“阿琼,恐怕我这次是真的不行了,这些年来,辛苦了你,如果有来世,希望我们能成为亲姊妹,让我好好报答你。”“千好万好,都不如我们俩在一起好,我希望能一直照顾她,她也希望让我照顾。”梁琼说。
真情感动邻里
这份执著的爱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照顾,街坊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并以实际行动让这感动再次转化为不尽的爱。
住在隔壁的区阿姨几乎每天都要来看两位婆婆,帮她们做些事情。“张婆婆躺在床上,梁婆婆年纪也大了,我就每天过来帮些忙。”区阿姨边和梁琼一起替张琴换被褥边跟记者说。
“以前我们忙的时候,这两位婆婆经常主动帮我们照看小孩。”住在对面的邻居对记者说:“现在真的很难找到像梁婆婆这样的人,梁婆婆的事让我们觉得不好好照顾老人,真的说不过去。”
“是啊,对非亲非故的老人能这样悉心照顾10多年,这样的事是不多见的,梁婆婆的爱心感动着大家。”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欣慰地告诉记者:“现在,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浐湾社区越来越受推崇了。” (本报记者 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