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光盘去打工是怎样的一种痛?
2006-08-16

 山西晚报
 
  据中新社昨日报道:时下,花上人民币百余元左右,请摄像师将全家的日常生活摄制成光盘,然后怀揣光盘,背上行李去打工,这种另类的“生活写真”在河南农民工中日渐流行起来。

  “将这张‘生活写真’揣在身上,思乡时拿出来播放一下,不仅能排遣异乡打工的寂寞,更重要的是能密切维系他与家人的感情,使‘人在异乡情不断’……漫漫长夜里,寂寞日子里,有了浓缩乡情和亲情的‘生活写真’,远在千里的打工族,异乡‘淘金’不寂寞。”而我却实在无法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段段语意优美的文字。外出打工者只能通过光盘里的“生活写真”回家,何尝不是一种另类表达的痛!

  对于众多远离家乡的打工者来说,找工作难,守住一份谋得的职业更难。如果没有一条条动辄记分扣钱的严苛考核虎视眈眈,如果不是工薪低廉回一次家的费用抵数月工资的窘迫,有谁愿意长年累月不回家,怀揣光盘系亲情,拿着“写真”当亲人?

  另类的“生活写真”,在外出打工者中成为一种流行,固然是一种拜技术进步所赐的新潮,而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门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能否体察外出打工者心中的隐痛,并全力化解消弭之?

  □司马童

 
相关新闻:


中新网郑州八月十五日电题:中原农民:怀揣“写真”去打工

  作者赵晖

  花上人民币百余元左右,请摄像师将全家的日常生活摄制成光盘,然后怀揣光盘,背上行李去打工,时下,这种另类的“生活写真”在河南占总人口七成多的农民中日渐流行起来。

  做电器推销的张先生,怀中就有这样一张VCD光盘,这张光盘是其母亲七十大寿时的“全家福”,张先生视同宝贝。

  “下班或闲暇时拿出光盘看一看,离家的思乡之情就会缓解许多。”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从豫南信阳某农村来郑州打工已经两年,离乡的寂寞和孤单常使他难以排遣,特别是父母家人的健康令他牵挂。由于路途遥远,他不能时常回乡探望多病的母亲,于是,他请人将母亲七十大寿时的场景录制成VCD从家乡寄来。看到录像中的母亲平平安安,一家人幸福美满,他牵挂的心得到了很大慰籍。

  和张先生一样,来自焦作市修武县的农民吴先生,在前往南方“淘金”之前,将全家人的日常生活、家乡的名胜古迹和云台山的秀丽风光拍摄下来制成了VCD。吴先生说,将这张“生活写真”揣在身上,思乡时拿出来播放一下,不仅能排遣异乡打工的寂寞,更重要的是能密切维系他与家人的感情,使“人在异乡情不断” 。

  据了解,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只有城市人才享有的VCD、DVD渐渐普及起来,花上百元钱请人录制一盘自己或家人的生活写真,具有欣赏和保存双重价值。农村的这种时尚从最初的年轻人结婚、老年人祝寿开始,慢慢地被外出务工人群所接纳。

  据吴先生说,他周围的很多农民朋友外出打工时,都将录有家人亲情和家乡美景的光盘当作必带之物,如今,在河南多地农村,拍“生活写真”越来越盛行了,身在异乡的打工族也越来越喜欢这种寄托思乡之情的新方式了。漫漫长夜里,寂寞日子里,有了浓缩乡情和亲情的“生活写真”,远在千里的打工族,异乡“淘金”不寂寞。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