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挣学费 帮着妈妈摆地摊
昨天,记者找到蔡妮芩时,她正在下河路零摊市场里,帮着妈妈刘之美摆摊卖衣服。天气炎热,逛市场的人很少,好不容易一名妇女走过来,拿起衣服看了看,小蔡便开始帮着推销起来。
卖出一件背心,小蔡满头大汗地将赚得的十块钱转身交给妈妈。她说,差不多从读学前班开始,妈妈摆地摊,爸爸是一名驾驶员,每个月两人的收入加起来有1000元左右,一家人住在父亲单位10年前集资建的旧房子里。
小蔡说,有次她突然从学校回家拿东西,发现父母的晚饭竟只有一盘咸菜与一盘土豆丝,她当场便大哭了起来。
为买班服 一周没钱吃早饭
小蔡说,她记得自己读高二时,学校开运动会,班上要购置一批班服。同学去问了价钱,回来告诉大家,一套40块钱,让同学第二天把钱交齐。“回到宿舍,同学们都在议论说40元的衣服很差,但我却觉得很贵。”小蔡说,母亲这么辛苦,她实在不愿开口向他们要钱,便向父母预支了第二个星期的生活费,自己从生活费里扣出了40元钱买了衣服。
后来的那一个星期,小蔡每天只打一份饭,早餐不吃,终于熬了过去。
为读北大 放弃40万奖学金
高考成绩公布时,小蔡曾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她从小的梦想便是读北大,为了北大,她甚至放弃了香港大学许诺的40万元奖学金。
“9月3日就要开学了,学校寄了张卡来,让预先打7000元进去。”小蔡说,父母已经在四处筹这笔钱了,她也每天来母亲的摊子帮忙,“不管怎样,北大一定要读,我一定要有出息,不仅为了父母,还为了这么多年来辛勤培育我的老师,我也要坚持到底!”
来源: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