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初一的时候,学校教舍旁边有一棵老槐树,老槐树底下有几窝蚂蚁。下课后,我们几个同学正在老槐树底下看蚂蚁们匆忙地跑来跑去。班主任问我们:“你们把蚂蚁窝洞口堵住,蚂蚁们会怎么样呢?”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想知道结果。我们有的用泥巴堵住蚂蚁窝口,有的用小木棍插入蚂蚁窝洞口,有的用卫生球放在蚂蚁窝洞口……同学们都兴奋异常。我们预想着蚂蚁的种种结果。我想:蚂蚁们一会儿就要大乱,甚至想象着蚂蚁们会排成长队,去咬去啃掉洞口的木棍……
然而,实事又是如何呢?
几个小时后,蚂蚁们的情况完全出乎我们的想象。
蚂蚁们仍然在老槐树底下进进出出。只是在原来蚂蚁窝旁边又挖开许多新口……我们一脸茫然。
班主任对疑惑不解的同学们说:“蚂蚁的生存环境非常窄小,它们的奋斗舞台也小的可怜。然而,它们却了解自己的力量。它们没有相对于它们来说人这个庞然大物,与其抗争。而是忍让,而是与其适应。这些蚂蚁们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重新选定位置,在原来的洞口旁边开出好多新口与原来洞穴打通。蚂蚁的这种适应环境的本领,在其他各种飞禽猛兽中是没有的,它们都不懂的这一点。
故事里的蚂蚁,相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弱者群体。而人相对于整个大自然来说也是及其渺小的。当我们把奋斗一词,解释成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时,是否想到年轻激情将奋斗产生误导。成功不见得就要非碰得头破血流依然痴心不改者。它更垂青于哪些用智慧容融于生活,去适应于生存环境的人。适应是一种智慧。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