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京故事系列(7)
2006-08-04

住房、交通、空气、医疗、欲望、朋友、生活……

歌里这样唱:“深夜无人的地铁,仲夏夜的街寂寞正在蔓延……”
可北京,永远不会有这样的寂寞,这样的地铁……

这是一个巨大的城市,这里的规划者一厢情愿地认为人口增长率每年控制在1.4%,直到2010年的北京,还仅有1800万人居住。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北京人口已经突破1700万,这意味着北京人口统计数据中有300~400万的人是模糊的,移动中。

职员、小老板、歌者、画匠、媒体人、策划人……各色人等充塞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各种喧闹声也在这些角落弥散出来。音乐可以是天使,也同样扮演魔鬼的角色。

这里是天堂,同时也是地狱,辛酸和焦虑,喜悦和满足,还有永远不确定的未来。

7、Mocha 银行职员,浙江人,在北京工作
Linin广告公司职员 刚从广州来北京

当我问起“北京大爷”,脾气火爆的Mocha,马上打开话匣子。他说北京人真有人情味,上海人比不了。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除了把你送到地方,他还会告诉你路过的什么写字楼以前是一个什么工厂,超级女生都是些小p孩,以及夏天最方便快捷的芝麻酱凉面的做法……假如你打车回家的时候说,“停在大门口吧,再往里出租车不好走了。”他会忽然激动起来,说,“怎么能让您走进去呢?不能够!”恨不得给你开到单元门口,甚至开上楼去。而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售票员的臃肿和吆喝的确让人受不了,但她也会毫不客气地勒令年轻人把座位让给老年人,尽管这样做并不会增加她的个人收入。

他们虽充满了人情味,但是服务太不规范,你肯定会常常碰到因为和你侃大山而走错路的出租车司机,如果你不婉转地暗示一下,他绝不会主动提议为走错的那段路少收点钱。即便出租车费已经提价到了2元钱/公里,但许多出租车车座上的污迹比起1.2元/公里的夏利没有什么改善,车厢里也往往充斥着体力劳动者浓浓的体味。这种时候难免想念上海出租车的干净、职业化和高效率,戴着雪白手套的司机一句废话没有地把你送到目的地。

这种随意的服务似乎是北京这个城市还不够城市化的明证,随意的不舒服让人觉得北京的人情味是一种负担。

“北京的服务差南方好大一截呢!”,当我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在怀念广州生活的Linin立马给我这样的回应。接着开始回忆她着陆北京吃的第一顿饭……

朋友带我去一个馆子吃闷锅鱼,说这个馆子在北京有好多分店,许多人都慕名而去。我还记得那天点了一道木耳,我最喜欢吃的菜,结果没想到吃出一嘴沙。当时我们要求对方给一个解释,并给出解决方案。说要找值班经理吧,服务生就说:“我去看看他在不在。”(这话说得真经典)等了好久,旁桌的人吃完了叫他们买单,他们也去服务,但就是看都没有看我们一眼。最后我才比较大声地嚷嚷了一下,总算把值班经理逼出来了。他先道歉,然后问我们:“你们想要怎么样?”搞得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打劫的呢!我们表示希望他能解决这个问题,他居然说:“把这个工人炒掉好了。”我翻了个白眼:“你炒掉工人,这盘木耳还是不能吃”他又解释,“工人新来的啊,过去都没有出现这种问题过。而且,周围的人也没有吃出沙子啊……”我们就气了,“难不成我们还能讹你啊?”僵持了半天,他才终于表示这道菜可以退掉。我们都很堵得慌,我们去消费是为了吃东西为了开心的,但是我们在那里倒弄得一肚子不舒服,根本没有满足感。

你们觉得对方怎么样才能让你们满意?

这个不应该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而应该是他们考虑的,然后才来看能否让顾客满意。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服务行业啊。所有的服务都是顾客要求,才慢吞吞才来解决,倒个茶水递个纸巾都要叫半天,上个菜也要等半小时。之前在国营饭店见过这样的服务,中午2点要休班了,让顾客等着下一个班次的服务员上岗了再点菜埋单,服务员在旁边开一个桌子打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啊,居然这种计划经济的痕迹依然抹之不去。

你在北京类似的经验多么?

蛮多的!但是广州的服务就很好 没有让我们不高兴过,再小的店也没有。

Mocha还和我抱怨了关于公共服务部门的大爷心态

4月份,我的新工作转正了。从转正那一天起,我就开始隔三差五地往原来的存档人才中心跑。现在已是6月,档案转移和户口迁移手续才勉强办完一半。

本来我想把国家机关的办事效率比喻成“僵尸”,后来想想,传说中的僵尸不用人捅也会很积极地跳来跳去,而某些机关工作人员比僵尸还不如。也许是我太刻薄,但这么三番五次的折腾,把一件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弄得无比复杂。当事人的车马费、时间都耽误在两个工作人员的扯皮上了。天气这么热,那边俩工作人员倒是悠哉游哉地坐在空调底下闲聊,这里一大堆等着办事的人们也得跟着他们翻报纸发短信玩电话打瞌睡……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报怨“国家养了一群猪”。我遇上的是木偶,你捅捅它,它才动一动。比普通木偶先进一些的功能是,你给他一个请求,他甩给你一个任务,互动性相当强。

我很惭愧,对业务不熟悉,不晓得转移档案需要哪些手续,哪些材料。大热天得麻烦人家从电脑里调出我的档案和社保情况,反复打印,反复盖章。上次告诉你交齐了社保费就能拿走档案,这次通知我就算交齐了也不能拿走得放到下个月,等我到了时间过去,他们才晓得拿出档案来看看,很遗憾地告诉我,你这个手续不齐,得补办什么证明……诸如此类的反复反复再反复,互动互动再互动。某某部的大门保安第一次见我的时候还要我出示证件,现在看见我已经很热情地打招呼了
……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