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京故事系列(6)
2006-08-04

住房、交通、空气、医疗、欲望、朋友、生活……

歌里这样唱:“深夜无人的地铁,仲夏夜的街寂寞正在蔓延……”
可北京,永远不会有这样的寂寞,这样的地铁……

这是一个巨大的城市,这里的规划者一厢情愿地认为人口增长率每年控制在1.4%,直到2010年的北京,还仅有1800万人居住。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北京人口已经突破1700万,这意味着北京人口统计数据中有300~400万的人是模糊的,移动中。

职员、小老板、歌者、画匠、媒体人、策划人……各色人等充塞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各种喧闹声也在这些角落弥散出来。音乐可以是天使,也同样扮演魔鬼的角色。

这里是天堂,同时也是地狱,辛酸和焦虑,喜悦和满足,还有永远不确定的未来。

6、章帆 西安人 北京某医学院在读博士 今年8月份毕业 30岁

章帆2000年医学院本科毕业以后直接考了硕士研究生,不假思索地。按她的说法,对一个未来的医生来说,大学校园里关于究竟是先考研还是先工作的选择,似乎有些多余。无论如何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都是他们所必须具备的;而学历,则是进入大医院的门槛指标之一。她心无杂念地度过了硕士三年,博士三年,没有更多的业余爱好,也没有泡图书馆以外的夜生活,很少逛商店,除了学校附近的两条街道以外,她不熟悉其他更多北京的地名了。采访过程中我和她说新街口有一家不错的羊肉泡馍馆子,她却问我:“新街口在哪儿?”

在读博以前,章帆曾构想过一个完美的生活愿景,医学博士毕业,分配在三甲医院,解决了北京户口,和军医男友择日完婚……现在章帆30岁了,终于熬到博士毕业,本该高兴的章帆却一直愁眉不展。能解决户口的工作还没有找到,恋爱了五年的男友在面对婚姻时再三退缩……

“我已经准备好离婚了”,章帆无奈地告诉我,当她即将毕业并与男友将婚期提上议事日程时,所有的问题都朝她扑了过来。

“北京对博士的户口政策还没有放开”,章帆开始和我介绍她的烦恼,虽然统招的毕业生基本都能解决户口,可当时该导师的博士生竞争激烈,为了能跟导师学习,她签订了委培合同。即找个单位挂靠,自己支付委培费用,毕业以后原则上回原单位……相当于自费上博士。当然委培生若是不回原单位,户口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大医院基本不给非统招博士解决户口,小医院虽说可以通过帮助解决户口挖到高学历人才,但医疗和科研条件差,和她的期望落差太大……所以到现在,章帆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医院。

她开始把希望放在婚姻上……男友大她两岁,军医,有北京户口。嫁给他,随军,就可以得到北京户口了。可是男友来北京几年,似乎完全变了,原来和她一同构想蓝图的那个军校少年已经不见了,现在交往的男人现实而不可捉摸,“一会说结婚,一会儿又说往后推推,我看他是不想结婚了,在敷衍我!”她说起无法明朗的婚事,脸上愁云密布。“我爱他,可我现在不确定他是否还爱我了”,她端起杯子喝了口水,转过头去看落地玻璃外面的行人,“但我还是决定要嫁给他,也许他最后还是会提出离婚吧,我已经都准备好了,这是目前解决我的问题唯一的办法了”章帆继续说,但没有把头转回来。

为什么一定要有北京户口呢?

“工作需要啊,要当医生,我必须考医师执照,可是没有户口又不能在北京考……”这些问题已经困扰章帆好长一段时间了,所有的构想现在看来都无法实现,能接受我的采访,已然是需要将自己的心态好好调整一番。为了感谢章帆的配合,我同意把她的情况作了一些技术处理。离毕业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希望在这段时间里,章帆的苦恼能有所转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