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为杀人嫌犯交医疗费惹争议
2006-08-04

 

争议焦点:记者救助杀人嫌犯

争议焦点:记者救助杀人嫌犯

  记者2000元救助杀人嫌犯引发争议 有人说记者越位有人说此乃义举

  7月25日,在郑州市新华一厂家属院,一名叫郭宝尚的男子持刀致人一死一伤后自残,被送到医院后危在旦夕。

  郭宝尚住院后,救治需要医药费,但嫌犯亲属说家庭贫困,出不起;送他去医院的民警称公安部门没这项开支,拒绝出;医院上报民政部门,民政部门认为嫌犯不在救助之列,也不出。

  为了挽救杀人嫌犯的生命,本报记者白润岱为其送去2000元医疗费。

  此举见报后,却引发各方争议。

反方观点:记者此举越位

  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建伟称,在家属无力负担费用的情况下,救助重伤嫌疑人应该是政府出面,不是记者的事,记者只是事件的记录者,这样做是越位。

  李建伟说:“救助嫌犯和曹爱文救助溺水儿童是两码事。曹爱文的举动是因为现场没有人掌握急救技巧,而郭宝尚的困境需要政府出面解决。”

  一些同行也对白润岱的行为提出质疑。河南电视台记者卢斌说:“记者只要把报道做好就行了,这样做有作秀嫌疑。河南都市频道的女记者曹爱文救助落水儿童可以理解,可白润岱救助的是犯有杀人罪的嫌疑人,有这个必要吗?反正我不支持这样的行为。”

  金水区人民医院院长周国平说:“谁出钱我不管,我也不会向出钱者感谢。只要能得到这2000元钱,我就会继续为其治疗。医院付出的已经够多了。”

  参与办案的郑州金水公安分局对此拒绝发表意见。

正方观点:此举乃是义举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朝聚评价:“由记者埋单,这是一个体面的收场,依靠河南商报记者个人的义举,解了医院、家属、政府三方之难。家属,没钱给亲人看病;医院如果眼看着犯罪嫌疑人死在病床上,公安机关、家属也不会答应;有人出钱给郭宝尚治病,公安机关得以顺利完成侦查,他们三方都应该感谢记者。”

  有人出钱最终是由记者出钱,让垂危的嫌犯获救,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宪法与行政法教授苏万寿不解:“从人的基本生命权方面考虑,应该由政府负责郭宝尚这样的犯罪嫌疑人的救助。因为无论是从法律的角度,还是从伦理的角度看,各级政府应该对公民的基本生命权负责。”

  “个人义举难救制度之弊。像郭宝尚这种情况,应该由郑州市政府指定具体的行政部门来负责。”苏万寿说,“如果制度上的漏洞总要依靠个体公民的良心去弥补,这是道德的进步,也是社会的退步。”

  由于得到了及时的救治,郭宝尚已能说话。昨天他艰难地说:“我感到很心寒,前两天我昏迷着不知道情况,现在醒过来了才知道没人给我出医药费。我家里没有钱,要不是记者出钱,我可能早死了,等不到判决那一天。”

当事人语:嫌犯也有公民权

  面对外界的议论,白润岱显得心平气和。

  “我是为杀人嫌犯交了医疗费,可我是诚心诚意的。我的工资并不高,不想拿钱去作秀。”白润岱说,“非要说我作秀也可以,如果我这种作秀能唤起人们对重伤嫌疑犯救助问题的关注,也是为社会做了一件好事。”

  “郭宝尚虽然是一个犯有命案的犯罪嫌疑人,但他首先是一个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理应得到救助,而不是被社会抛弃等死。”白润岱说,“退一万步说,即使他将来被判死刑了,但在没被正法之前,仍应得到救助,这才彰显我们这个社会的公平。”

来源:河南商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