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救溺水儿童 英名传诵赣粤间
2006-08-03
     他,一个平凡的江西打工青年,在广东东莞市道滘镇为救一名溺水儿童而英勇献身,人生在瞬间的壮举中画上了绚丽的句号——刘久荣:英名传诵赣粤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要妥善处理外来工刘久荣舍己救人的善后事宜,同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刘久荣等外来务工人员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先进事迹

  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刘久荣,是全市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代表,是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光荣传统的先进典型,是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面旗帜

  23岁生日这天舍己救人献身 瞬间壮举,感动赣粤

  7月7日下午4时50分左右,退潮后的东江河分外美丽。广东东莞市道滘镇闸口村两名儿童在东江河里欢快嬉戏,年幼的他们哪知道随时可能的危险。

  突然,一名儿童被漩涡卷没水中,几秒钟后又浮了起来,小手伸出水面乱抓。另一名距离岸边较近的孩子吓坏了,奋力游到岸边,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啊!”

  正好路过此地的江西于都县罗坳镇的普通打工青年刘久荣、严金辉,听到呼救声后急速冲向江边。看见水中的儿童一沉一浮,眼看就要被湍流卷走。根本不会游泳的刘久荣来不及细想,大喊一声“快,救人”便扑入江中。刘久荣三两步靠上去拉住孩子,可是水流太急,河底又滑,加上孩子的拉力,刘久荣立站不住,也被卷入急流之中。

  这时候,同样不会游泳的严金辉也跳入水中抓住了孩子。但由于水流太急,3人始终无法靠岸,被急流往下冲。情急中,刘久荣奋力将孩子和严金辉推向岸边,自己却被强大的反作用力推入了深水。

  随后赶来的广西青年梁恒急忙伸出竹竿,把孩子和严金辉拉上了岸。待再用竹竿追着去救刘久荣时,却只见刘久荣的双手在水面上划拉了几下,便永远消失在急流中……

  当刘久荣被打捞起来时,已停止了呼吸。这一天,他刚满23岁。

  刘久荣舍己救人不幸遇难的消息传开后,整个东莞被感动了。老人、孩子、干部、群众、老师、学生、外来务工者……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刘久荣的追悼会。广东各大媒体纷纷开辟专栏,报道刘久荣等人的救人事迹。网友还专门开设了“网络灵堂”来祭奠、缅怀刘久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得知刘久荣的事迹后批示:要妥善处理外来工刘久荣舍己救人的善后事宜,同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刘久荣等外来务工人员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先进事迹。

  刘久荣的离世,同样牵动着家乡父老的心,当地干部群众、邻里乡亲,纷纷赶往刘久荣家,安抚刘久荣的家人,悼念刘久荣的英魂。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批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刘久荣,是全市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代表,是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光荣传统的先进典型,是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面旗帜。

  月工资1200元每月寄回1000元 英雄壮举,日常积淀

  探访刘久荣成长的轨迹,发现他在危机之时的壮举,正源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和沉淀。

  刘久荣出生在于都县罗坳镇罗坳村一个贫困的家庭。生活的艰辛、纯朴的家风,造就了刘久荣良好的品德。在村里,刘久荣是出了名的孝子。提起孙子的孝顺,刘久荣68岁的奶奶老泪纵横地回忆,刘久荣每次回家都会给爷爷奶奶带回一大堆好吃的和补品,并且每次都要塞给老人几百元钱。

  痛失爱子刘久荣的刘燕发夫妇,一夜间苍老了许多。默坐了半个多小时后,刘燕发才沉痛地说,由于自己伤残在身,刘久荣早早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在外打工,一个月工资也就1200元,但每个月都会寄1000元回家,7年寄了7万多元,他哥哥上大学、家里修房子全靠他出力。”

  刘久荣的哥哥刘久金一直觉得对不起弟弟。“别人家都是哥哥赚钱供弟弟读书,而我却是靠弟弟供养才念完中专、大学的。”说到这里,刘久金已经泣不成声。

  1999年,刘久金、刘久荣同时考上中专,但贫寒的家境根本无法供兄弟俩同时上中专。懂事的刘久荣主动跟父亲说:“哥哥长得单薄,成绩也好,无论如何要让他继续上学,我身体强壮,想外出打工供哥哥上学。”无奈之下,刘燕发只好心酸地答应了。就这样,16岁的刘久荣用稚嫩的双肩艰难地挑起了家里的重担。

  乡亲、工友们眼中的刘久荣,善良、豪爽、厚道、乐于助人。说起一次借钱的经历,工友刘称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年他的孩子生病需要动手术,却因为没钱不敢去医院,出来打工才两个月的刘久荣知道后,马上把刚刚领到手的500元工资借给了他,自己却因此啃了一个月的咸菜加馒头。刘久荣去世后,在广东深圳、中山的许多朋友闻讯赶到东莞,既是来悼念好友,也是来还刘久荣生前借给他们的钱,多的三四百元,少的不过20元。

  对别人慷慨大方的刘久荣,自己却十分节俭。在外务工时,他常常把一块木板随便摊在工地上,就能睡上一两个月,5元一顿的盒饭算得上是奢侈的一顿了。在母亲的记忆中,刘久荣打了这么多年工,每次回家都是背一个黑色布包,连个旅行箱都舍不得买。整理久荣的遗物,更是让人唏嘘不已,一套木工装修器具、两套旧衣服、一双旧鞋、一本《徐志摩文集》,这就是全部。

  离家前将仅剩的500元留下修路 务工在外,心系家乡

  也许是因为过早地品尝到了漂泊在外的艰辛,对家乡,刘久荣怀有一份深深的眷恋。

  今年春节回家,刘久荣看到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搞得热火朝天,打心底感到高兴。春节里,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在了村里的修路、改水等公益劳动中。临出门的前一天,刘久荣家门口的田埂路开始动工改修水泥路,他兴奋地扛着铁锹和大家一起平整路基,并把除去路费身上仅剩的500元钱塞到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会长刘灶发手中,说是要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尽点绵薄之力。

  后来刘久荣每次打电话回家,都要问问家乡的建设情况。当他得知因修路要拆掉自家6间猪牛栏,母亲担心自家没钱重建而不愿拆除时,刘久荣在电话里做起了母亲的思想工作,说新农村建设是件大好事,无论如何要支持,并说猪牛栏的重建他和哥哥会负责。

  如今,村里的水泥路修好了,刘久荣却再也不能亲眼看一看、亲自走一走自己出过钱出过力的这条新路了。

  刘久荣走了,但村民们不会忘记,当山火突发时,冲在最前面扑火的,有刘久荣;中山市古镇人不会忘记,当街头发生抢劫时,大义凛然冲上去的,有刘久荣;工友们不会忘记,当他们遇到麻烦时,敢站出来讨取公道的,有刘久荣……东莞团市委和赣州团市委日前分别追授刘久荣“模范共青团员”光荣称号。东莞市道滘镇决定在刘久荣舍己救人的江边树碑纪念,并已将其感人事迹编成粤曲,广为传唱。

来源: 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