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晨,乘坐公交车买菜的老人上车后边刷卡边找寻座位。
网友激辩:老年公交卡该不该上下班时段失效
核心提示
6月4日起,一名上班族在大河网大河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建议老年公交卡上下班高峰失效》,此帖一出引发了网友激烈争议,在历时一个多月的大讨论中,143位网友跟帖发表见解,点击率达8101次。就此问题,某网站的一项调查吸引了3739人参加,其中赞成老年公交卡在上下班高峰期失效的有212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6.86%;认为不应受到任何限制的有1492人,占39.9%;另有121人认为不好说,占被调查人数的3.24%。
有公众认为,老人卡上下班高峰失效的大讨论不论最终结果怎样,在讨论中会让人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相信这比座位本身更有意义。
一个帖子搅起千层浪
“什么时候不能外出啊?非要赶在上下班的高峰,辛辛苦苦地与年轻人挤?年轻人都觉得累,他们不觉得累吗……我提议,老年公交卡在上下班高峰失效!”6月4日13时40分,大河网大河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名为《建议老年公交卡上下班高峰失效》的帖子。就是这个帖子,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发帖者网名为“求我也没用”,该网友在帖子中称,郑州市政府推出了惠民之举———老年公交卡。每到上下班高峰,尤其是早上上班,老年人来挤车的更多。老年人外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送孙子上学的,有上街买菜的,有锻炼身体的,有出门办事的……同时你也能看到,年轻人让座的此起彼伏,这也表明郑州年轻人的素质也算蛮高,至少没有丢掉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传统。
该网友话锋一转,在帖子里开始发泄不满:我心里想,退休了,就不该像上班那样天天赶高峰。我们真的难以理解,我们这些年轻人起早贪黑,真是上班拖着一身的睡意,顾不上吃饭,下班拖着一身的疲惫,顾不上休息,挤上公交车了,可偏偏就有那么多的“老人卡”让你遇上了。我们要不要让座?如果让,为什么?不让,就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年人鄙夷地盯着你,怎么办?如果我们让了座,对得起道德,对不起自己;如果不让,对得起自己,对不起道德,很难为情。我尊敬的“老人卡”们,为了你们自身的安全,乘车时能不能错开上下班高峰……
近六成网友持赞成态度
老年公交IC卡是郑州市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按照规定,凡郑州城市户籍、年满60岁的老年人,除只需要每年缴纳10元保险费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此卡每月可免费乘车70次。
此卡自办理以来,一直受到郑州老年市民的青睐。时间一长,在上下班的乘车高峰期,市民与持免费卡的老年人在公交资源上发生了碰撞,由此也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7月26日,某网站上推出一项调查:你是否同意老年公交卡上下班高峰失效。共有3个选择:老年免费公交IC卡应该在上下班高峰期失效,老年免费公交IC卡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不好说。截至7月31日,共有3739人参加了调查,其中赞成老年公交卡在上下班高峰期失效的有212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6.86%,认为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的有1492人,占39.9%,另有121人认为不好说,占被调查人数的3.24%。
在赞成的声音中,有人认为老年人乘车应该避开高峰期,这也是为老年人安全着想。一些人认为,少数老年人在使用老人卡行为方面,的确不敢恭维。网友wjjover说,他多次看到老年人在高峰期挤公交车买菜,特别是78路,还有赶早市的,像紫荆山开往公交三公司方向的82路,老年人纷纷在市电视台附近下车,为什么呢?据说那里的菜每斤会便宜几分钱。有些老年人坐在座位上,把刚买的菜顺手择起来,烂菜叶子丢在位子下面。
一些被调查者甚至建议取消老人卡,由政府把发老人卡的钱改成发生活补助。特别是老人卡规定每月可坐70次车,一些节俭的老人认为不坐够70次车,就等于浪费了,以至于没事也要坐上公交去逛一圈。如果把老人卡转换成生活补助,就不会使一些老人有吃亏的感觉。
反对者称不利于弘扬传统
在39.9%反对老人卡高峰期失效的被调查人群中,他们的言辞将此建议直接与“不尊老”挂上了钩。
“高峰期不光是公交车上人多,哪儿都人多,要是嫌老人家碍事儿,干脆规定老年人不许外出好了。看这些上班族的孩子谁送,饭谁做!公交车本身就是公益性质的公共交通工具,怎能以老人卡不付费为由拒乘呢?谁要是嫌挤得慌,打的去呀!打的是最公平的,谁掏钱让谁坐,谁不掏钱就不让坐。”
“提建议的思想太狭隘啦,你是站在一个乘坐公交车的年轻人的角度来考虑,你要是开车族,你会烦高峰期街上咋这么多车啊,为啥不给我让路?你要是个老年人,会想,这些小年轻为啥老是跟我们这些老家伙一起挤车?自己骑车上班多好啊,路远可以早走会儿,瞌睡多晚上为啥不早点睡?打游戏到半夜也不说困!自己安排不好自己的生活,还谈啥‘资源分配不公平’?”
另一些被调查者指出,建议老人卡在高峰期失效,无非是对部分不会合理使用自己权利(老人卡)的老年人的一种善意表达,没有看出其对老年人不敬和不尊重的言语,只是就事论事。
大讨论引发的思考
“老年人在上下班高峰与上班族挤着出行一事,我们也接到不少反映。但由于发放老年公交卡是政府公益行为,公交公司无法采取强制手段。只能在办卡时提醒他们,从自身安全考虑,乘车时自觉避开客流高峰。”郑州市公交总公司公交热线值班人员如是说。
“对于高峰期间的运营压力,现在所能采取的手段就是增加车次,缩短发车时间。对老年人在高峰期挤车容易引发意外,要求司机主动搀扶,车辆起步或转弯时尽可能地平稳。”郑州市公交总公司副总经理田金雨称,目前郑州市共发放老人卡19万张,每年4月份集中办理。郑州市现在公交线路179条,按照规定,持有老人卡的老年乘客,在空调车、双层大巴和郊区车上无效。总体而言,目前允许老人卡使用的公交车,线路约有90条。
关于高峰期老年人与上班族争抢公交资源的情况,田金雨称,公交公司曾与老年人座谈过,在去年公交票价调整听证会上,也有人明确提出过。包括一些老年人也自发呼吁过,合理避让上下班高峰期,可部分老年人并不接受。对市民的合理化建议,公司只能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加以改进,譬如,在老人卡使用说明中加上这样的约束条款:每天早晚具体的高峰时段,老人卡无效。但这需要主管部门的审批才能实施。在此之前,公司只能通过社会舆论,对老年人乘车进行积极引导。
与公交公司的说法相似的是,历时一个多月的大讨论也没有结果,众多网友还在发表着见仁见智的观点。但大多数网友都赞成这样一个观点,讨论不能针对老年群体,只对老人卡就事论事,在老人卡合理避开上下班高峰的范围内,公平、公正、客观讨论。任何延伸主题或借题发挥都是没有意义的。
河南裕达律师事务所田宏仓律师认为,在这个社会里,尊老和爱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老年人面前,年轻人要懂得“尊老”;在年轻人面前,老年人也不能倚老卖老,在没有急事要办的情况下,避开上下班高峰时间,既是自己“爱幼”的体现,也是关注自己出行安全的明智之举。老人卡上下班高峰失效的大讨论,不论最终结果怎样,讨论会让很多人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相信这比座位本身更有意义。
赞成者、反对者交锋激烈
此帖一出,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点击率很快突破8000大关,跟帖者达到143人,并立即引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交锋。
赞成者认为,发帖者的话有一定道理,说出了广大上班族想说而又不想得罪人的心里话。如果在高峰期限制老人卡,对老人没有太大损失,而对缓解公交高峰压力和改善乘车环境效果明显,可以进行尝试。办老人卡是好事,但要做好,如果好事引发了负面影响,滋生很多问题,就应纠正。
反对者表示,普通乘客上车买票,老年人上车也买票了,只不过老年人的票是政府给买的。大家都买了车票,都是平等的,凭什么让老人卡受限制?回忆一下我们正在享受着的这个城市,20年前是什么样子?是老人们辛苦劳动才把城市建设得如此美丽。这其中的功臣,也许就有坐车时站在我们身边的老人。如果年轻人嚷嚷着对老人卡进行限制,就会失去人类博爱、善良的根本。
来源:郑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