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购物”砸了自己饭碗
2006-08-03

“电视购物”是一个引起不少人反感的节目。千篇一律的煽动性口气,对部分产品功效的夸大,对正常电视节目的干扰,昂贵的价格,甚至还有虚假广告的嫌疑……所有这一切,已经在电视上出现十几年了。它给人带来疲劳与厌倦,甚至还会坑害信任它的人。说它具备“小广告”的特征一点也不为过。

新规出台

从8月1日起,所有广播电视机构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工商总局和广电总局昨天联合下发通知,对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内容进行整顿。

通知指出,近期一些医疗机构在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节目中,隐含保证治愈内容,夸大诊疗效果,利用专家、患者名义做证明,误导患者;一些电视购物公司在电视购物节目中夸大产品功能,特别是一些丰胸、减肥产品,以消费者使用产品前后形象做对比,使用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使用效果。这些问题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可是整顿的通知刚一出台,就已经引起了一片叫苦声。有“业内人士”透露,全国每年“电视购物”类广告的投放量高达500亿元,其中医疗、丰胸、减肥、增高等产品的广告又占极高比例。这么一整顿,经销商和一些电视台的饭碗不都砸了吗?

20%电视购物公司将被淘汰

喜欢看电视的朋友们恐怕都遇到过这些事情:“大夫”何其多!什么“丰胸神膏”、“前列腺福音”、“送子观音”,经常连换十来个台,屏幕里依然跳跃着各种器官、过气明星和所谓医学专家、院士……让人不胜其烦。

“《通知》所指的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恰恰是电视购物广告中最混乱、虚假广告最多的部分,因此,这个通知可以说抓住了电视购物行业的混乱之源,其效果将很快体现出来。”7月21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该通知可能会对整个行业进行“清场”,并成为整个行业走向规范的开始。据其透露,目前我国有400多家电视购物公司,约有50%的公司主要进行医疗、减肥、丰胸等产品的销售。该人士直言,将有20%的电视购物公司被淘汰。

电视购物公司

几家欢喜几家愁

南昌电视购物中心的王经理:“面对整顿,我们并不是特别担心。”

对于新规的出台,南昌电视购物中心的王经理表示早有准备。他认为,新规对于电视购物市场有着正反两的方面的影响。他表示,经过了几年的发展,电视购物也逐渐走出了当初粗放和简单的经营方式,不再是草率地选择一款产品,缺少产品定位和策划的前期下拍摄一部粗糙的电视广告片,然后就是组织车辆配送。如今的电视购物要想取得成功,每个环节的专业化和科学化运做都变得非常重要。

电视直销的中国十年兴衰

1992年,珠江电视台率先推出电视直销节目。1995年,北京电视台BTV电视购物创建。1998年,全国有数百家电视台开办了电视直销节目,年销售额达几十亿元。1999年,“OK镜致人失明”事件曝光,电视直销信誉危机爆发,元气大伤。2000年底,国内1000多家电视购物公司锐减到300家左右,行业收入大幅缩水。北京BTV电视购物由最高时的年收入2.5亿元下滑到数千万元2003年,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电视购物公司巨头来华寻觅商机,其中韩国现代集团与广东电视台合作推出的“现代家庭购物频道”率先在广东落地。2004年4月1日,上海文新传媒集团与韩国CJ家庭购物频道共同投资1.6亿元人民币成立了东方CJ商务有限公司,随即推出“东方CJ家庭购物”。2005年7月,UMG(美国联合媒体电视购物公司)与北京BTV电视购物签署了成立合资公司BTVJV的协议。2006年3月17日,湖南卫视的“快乐购物”频道在湖南和南京推出,湖南卫视首期投资1亿元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全国连锁、电视直播”的电视购物公司。

某企业王经理表示:受禁产品销售额不到其总销售额的10%

地面渠道的销售额已超过电视直销,因此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经营品种单一的电视购物公司来说,新规的杀伤力就颇为巨大了。

尽管王经理侃侃而谈,但记者还是注意到了,在店内陈设的样品中有不少都是属于此次整顿范围内的产品,放眼望去柜台内和宣传彩页上尽是丰胸减肥之类的产品,且价格不菲,一套花样岁月除皱套装的零售价格为698元/套;薇朵水漾亮采美白套装的价格是598元,而所谓的“高颗丽挺美胸霜”则要498元,就连一盒仅有30粒的“高颗丽挺胶囊”也要498元!

一家销售医疗器械的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影响太大了!”

高层正在紧急召开会议商量对策,公司同事都很担心,不知道将来怎么办”。

一家经营减肥产品的大型公司负责人表示:正面打击

停止广告播放对公司确实是正面打击,公司正在考虑打品牌广告等其他营销手段应对。

揭开电视骗购黑幕

常见的骗人手段

夸大功能在电视购物行业里,夸大功能最突出的体现在增高、美容、丰胸、减肥这几类产品里面。美容和丰胸类产品夸大功能的现象也很多,日前被查处的“波丽宝”胶囊和其前代产品“葛根王”胶囊都号称能“丰胸”,而实际上都只是普通的食品,从产品定性上跟馒头大饼没什么区别,要丰胸,可能吗?

名人代言请名人代言是企业达到宣传效果的必胜法宝。几年前热销的“健妮健瘦鞋”请的就是演艺界明星徐帆做的广告,“哈佛代高乐”请的是中央电视台当红主持人朱军。有这些名人助阵,产品能不卖得火吗?

拉大旗做虎皮打着国外著名大学的旗号,杜撰几个不存在的科研机构,编造几个科学家,也是电视购物唬人手段之一。“哈佛代高乐”就号称是由“哈佛大学”研制,而实际上哈佛大学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另外电视直销的广告中经常出现一些科技新名词,比如“纳米”、“GRE技术”等等,经常把消费者弄得一愣一愣的。都是骗术。

换脸有术在电视购物产品的广告中,经常出现消费者吃了什么药,身高就长了10公分;并且有消费者使用产品前后的照片和图象,不由得消费者不信。其实,这跟本就不是什么产品造成的神奇功效,无非就是广告拍摄技巧而已,要造成这种效果,靠个好的化妆师来化妆,然后在电脑上处理一下就可以了,要什么效果有什么效果。

电视购物的暴力链条

一、半数涉嫌违法。今年4月,北京市广告监测中心公布的违法广告监测报告显示,在监测到的292条保健食品广告中,有98条减肥类广告,涉嫌违法的达50条,违法比例51%。

二、把无效夸大成有效,甚至是卓有成效。记者从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直属的投诉维权办公室了解到,投诉维权办公室去年共受理医疗、保健品方面的投诉435件,其中“产品与承诺的疗效相差太远,甚至没有疗效”是主要问题。

三、用恐吓的方式迷惑引诱消费者。虚构人物或故事情节、假借专家或名人之名、伪造专利号或调查数据……熟悉电视直销广告的人对以上3种广告模式一定都不陌生。无论通过谁的嘴,此类广告说出来的话都如出一辙:“如果你不使用某某产品,你就会……”

四、产品差价极高。陈先生透露,刚被叫停的丰胸产品波丽宝,其成本价不过12元左右,但能卖99元一盒。在服用过程中,消费者肯定不会只买一盒,会长期服用,这无疑又增加了利润。

权威观点专家建议

权威观点

工商总局:打擦边球自酿苦果

“此次叫停是丰胸、减肥等电视购物节目自酿的苦果。”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来,一些医疗机构在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节目中,隐含保证治愈内容,夸大诊疗效果,利用专家、患者名义作证明,误导患者;一些电视购物公司在电视购物节目中夸大产品功能,特别是一些丰胸、减肥产品,以消费者使用产品前后形象做对比,使用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使用效果。这些问题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广电总局:电视购物“门槛”提高

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对外界透露,针对此次下发的五类电视购物广告的“封杀令”,他们目前正在研讨下一步的措施,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准入要求、设置专业频道和限制播出总量三个方面。

有关人员进一步透露,未来将有可能提高电视购物企业的准入门槛,企业注册不低于2000万元,不少于800平方米场地,售后3年内没有不良记录,并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同时,有可能限制电视台资源,不允许大段买断时间播出电视购物的节目,电视购物将朝专业购物频道方向发展,允许电视台申请专业购物频道。

药监局:有些甩脂机根本没审批

针对国家广电总局和工商总局决定从8月1日开始,叫停减肥丰胸等电视购物广告一事,作为医疗器械广告的审批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表示,有些甩脂机根本没有经过药监部门的审批。另外,药监部门相关人员还表示,目前仍将按照原有的相关法规对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广告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管。按照《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标准》中的规定:医疗器械广告应当与审查批准的产品市场准入说明书相符,不得任意扩大范围。医疗器械广告中不得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如“疗效最佳”、“保证治愈”等。

互联网协会:严防死守加强监管

在电视频道上遭遇到“严打”后,减肥、丰胸、增高等广告有向互联网转移的势头。在目前的互联网公司收入构成中,在线广告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已经开始提供视频广告,将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稍加修改,就可以直接通过视频的方式在网站上播放。

专家建议

设置“电视购物审查委员会”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贸易零售专家黄江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视购物之所以成为医疗器械、美容保健之类产品的重要销售方式,是因为这些产品的销售原本需要诊断、检查、个别指导等一系列步骤,而通过电视购物,销售方可以规避这些步骤,降低成本。

提高门槛 采取“押金”制

电视购物节目有特殊之处,一是比普通广告时间长,二是主要集中在后半夜及上午9时左右的时间段,另外广告价格也相对便宜,每分钟千元甚至几百元。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许多购物广告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很多片子中并不出现公司名字,只有销售热线,因此这些公司很容易逃避责任。因此建议管理部门可以适当提高电视购物公司注册资金门槛,甚至采取“押金”制,避免一些小公司的投机行为。

中国电视购物行业发展的出路设想

(一)价格制胜

物美价廉是企业给消费者永远的最好购买理由,所以商家控制成本使消费者能以与出厂价相近的最低价格购买到商品才是赢得市场的最佳法宝。这也才体现了电视直销的特色。

(二)诚信赚长远

实现诺言,遵守诚信,有时有可能失去短期的利益,但同时也会让你得到金钱所得不到的东西――这就是行业形象。而行业公众形象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建立在行业诚信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之上。因此,电视购物企业集团自身的品牌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从长远的行业发展前景来看,组合营销和品牌建设是电视购物发展的必然之路。

(三)完善销售渠道

这对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大盘出手

多次提及电视购物是“小投入没回报,大投入大回报”的资本游戏。电视购物期待雄厚资本介入,必须有战略性的经营思路。游击战已经不是电视购物行业的趋势,如果小打小闹和盲目投机只会导致行业的混乱和加剧自身死亡的速度。

(五)专业无敌

电视购物在中国已经将近十年发展历程,呼唤更专业的电视购物集团的出现,也呼唤更专业的电视购物人才出现。核心人才主要为产品研发与管理、品牌策划管理、专业媒介购买与投放、呼叫中心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

各国应对有方

看到国内的规定,我们就会联想到国外。那么国外针对医药行业的广播电视广告是怎样规定的呢?丰胸广告在国外是否禁播呢?

美国:痛苦呻吟表情、动作及声音禁止播放

美国是世界上药品广告市场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制药企业一年花在处方药广告上的开支高达27亿美元。在美国,只要是药品都可以做广告。

日本:医院机构采用比较类广告将处以6个月以下拘役

日本《医疗法》规定,原则上禁止医疗机构以任何形式做广告,但根据客观现实有些情况可例外。如,某医院出台了新的服务项目——可用信用卡结账、双休日也能就医、提供上门服务等。

印度:一个没有药品和保健品广告的国度

没有药品和保健品广告是印度广告业的一大特色。印度政府对药品的价格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按质论价,对国际品牌公司或印度本士公司生产的药品一视同仁。医药公司没有必要通过广告推销自己的产品

“电视购物”是一个引起不少人反感的节目。千篇一律的煽动性口气,对部分产品功效的夸大,对正常电视节目的干扰,昂贵的价格,甚至还有虚假广告的嫌疑……所有这一切,已经在电视上出现十几年了。它给人带来疲劳与厌倦,甚至还会坑害信任它的人。说它具备“小广告”的特征一点也不为过。

新规出台

从8月1日起,所有广播电视机构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工商总局和广电总局昨天联合下发通知,对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内容进行整顿。

通知指出,近期一些医疗机构在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节目中,隐含保证治愈内容,夸大诊疗效果,利用专家、患者名义做证明,误导患者;一些电视购物公司在电视购物节目中夸大产品功能,特别是一些丰胸、减肥产品,以消费者使用产品前后形象做对比,使用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使用效果。这些问题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可是整顿的通知刚一出台,就已经引起了一片叫苦声。有“业内人士”透露,全国每年“电视购物”类广告的投放量高达500亿元,其中医疗、丰胸、减肥、增高等产品的广告又占极高比例。这么一整顿,经销商和一些电视台的饭碗不都砸了吗?

20%电视购物公司将被淘汰

喜欢看电视的朋友们恐怕都遇到过这些事情:“大夫”何其多!什么“丰胸神膏”、“前列腺福音”、“送子观音”,经常连换十来个台,屏幕里依然跳跃着各种器官、过气明星和所谓医学专家、院士……让人不胜其烦。

“《通知》所指的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恰恰是电视购物广告中最混乱、虚假广告最多的部分,因此,这个通知可以说抓住了电视购物行业的混乱之源,其效果将很快体现出来。”7月21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该通知可能会对整个行业进行“清场”,并成为整个行业走向规范的开始。据其透露,目前我国有400多家电视购物公司,约有50%的公司主要进行医疗、减肥、丰胸等产品的销售。该人士直言,将有20%的电视购物公司被淘汰。

电视购物公司

几家欢喜几家愁

南昌电视购物中心的王经理:“面对整顿,我们并不是特别担心。”

对于新规的出台,南昌电视购物中心的王经理表示早有准备。他认为,新规对于电视购物市场有着正反两的方面的影响。他表示,经过了几年的发展,电视购物也逐渐走出了当初粗放和简单的经营方式,不再是草率地选择一款产品,缺少产品定位和策划的前期下拍摄一部粗糙的电视广告片,然后就是组织车辆配送。如今的电视购物要想取得成功,每个环节的专业化和科学化运做都变得非常重要。

电视直销的中国十年兴衰

1992年,珠江电视台率先推出电视直销节目。1995年,北京电视台BTV电视购物创建。1998年,全国有数百家电视台开办了电视直销节目,年销售额达几十亿元。1999年,“OK镜致人失明”事件曝光,电视直销信誉危机爆发,元气大伤。2000年底,国内1000多家电视购物公司锐减到300家左右,行业收入大幅缩水。北京BTV电视购物由最高时的年收入2.5亿元下滑到数千万元2003年,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电视购物公司巨头来华寻觅商机,其中韩国现代集团与广东电视台合作推出的“现代家庭购物频道”率先在广东落地。2004年4月1日,上海文新传媒集团与韩国CJ家庭购物频道共同投资1.6亿元人民币成立了东方CJ商务有限公司,随即推出“东方CJ家庭购物”。2005年7月,UMG(美国联合媒体电视购物公司)与北京BTV电视购物签署了成立合资公司BTVJV的协议。2006年3月17日,湖南卫视的“快乐购物”频道在湖南和南京推出,湖南卫视首期投资1亿元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全国连锁、电视直播”的电视购物公司。

某企业王经理表示:受禁产品销售额不到其总销售额的10%

地面渠道的销售额已超过电视直销,因此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经营品种单一的电视购物公司来说,新规的杀伤力就颇为巨大了。

尽管王经理侃侃而谈,但记者还是注意到了,在店内陈设的样品中有不少都是属于此次整顿范围内的产品,放眼望去柜台内和宣传彩页上尽是丰胸减肥之类的产品,且价格不菲,一套花样岁月除皱套装的零售价格为698元/套;薇朵水漾亮采美白套装的价格是598元,而所谓的“高颗丽挺美胸霜”则要498元,就连一盒仅有30粒的“高颗丽挺胶囊”也要498元!

一家销售医疗器械的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影响太大了!”

高层正在紧急召开会议商量对策,公司同事都很担心,不知道将来怎么办”。

一家经营减肥产品的大型公司负责人表示:正面打击

停止广告播放对公司确实是正面打击,公司正在考虑打品牌广告等其他营销手段应对。

揭开电视骗购黑幕

常见的骗人手段

夸大功能在电视购物行业里,夸大功能最突出的体现在增高、美容、丰胸、减肥这几类产品里面。美容和丰胸类产品夸大功能的现象也很多,日前被查处的“波丽宝”胶囊和其前代产品“葛根王”胶囊都号称能“丰胸”,而实际上都只是普通的食品,从产品定性上跟馒头大饼没什么区别,要丰胸,可能吗?

名人代言请名人代言是企业达到宣传效果的必胜法宝。几年前热销的“健妮健瘦鞋”请的就是演艺界明星徐帆做的广告,“哈佛代高乐”请的是中央电视台当红主持人朱军。有这些名人助阵,产品能不卖得火吗?

拉大旗做虎皮打着国外著名大学的旗号,杜撰几个不存在的科研机构,编造几个科学家,也是电视购物唬人手段之一。“哈佛代高乐”就号称是由“哈佛大学”研制,而实际上哈佛大学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另外电视直销的广告中经常出现一些科技新名词,比如“纳米”、“GRE技术”等等,经常把消费者弄得一愣一愣的。都是骗术。

换脸有术在电视购物产品的广告中,经常出现消费者吃了什么药,身高就长了10公分;并且有消费者使用产品前后的照片和图象,不由得消费者不信。其实,这跟本就不是什么产品造成的神奇功效,无非就是广告拍摄技巧而已,要造成这种效果,靠个好的化妆师来化妆,然后在电脑上处理一下就可以了,要什么效果有什么效果。

电视购物的暴力链条

一、半数涉嫌违法。今年4月,北京市广告监测中心公布的违法广告监测报告显示,在监测到的292条保健食品广告中,有98条减肥类广告,涉嫌违法的达50条,违法比例51%。

二、把无效夸大成有效,甚至是卓有成效。记者从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直属的投诉维权办公室了解到,投诉维权办公室去年共受理医疗、保健品方面的投诉435件,其中“产品与承诺的疗效相差太远,甚至没有疗效”是主要问题。

三、用恐吓的方式迷惑引诱消费者。虚构人物或故事情节、假借专家或名人之名、伪造专利号或调查数据……熟悉电视直销广告的人对以上3种广告模式一定都不陌生。无论通过谁的嘴,此类广告说出来的话都如出一辙:“如果你不使用某某产品,你就会……”

四、产品差价极高。陈先生透露,刚被叫停的丰胸产品波丽宝,其成本价不过12元左右,但能卖99元一盒。在服用过程中,消费者肯定不会只买一盒,会长期服用,这无疑又增加了利润。

权威观点专家建议

权威观点

工商总局:打擦边球自酿苦果

“此次叫停是丰胸、减肥等电视购物节目自酿的苦果。”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来,一些医疗机构在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节目中,隐含保证治愈内容,夸大诊疗效果,利用专家、患者名义作证明,误导患者;一些电视购物公司在电视购物节目中夸大产品功能,特别是一些丰胸、减肥产品,以消费者使用产品前后形象做对比,使用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使用效果。这些问题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广电总局:电视购物“门槛”提高

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对外界透露,针对此次下发的五类电视购物广告的“封杀令”,他们目前正在研讨下一步的措施,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准入要求、设置专业频道和限制播出总量三个方面。

有关人员进一步透露,未来将有可能提高电视购物企业的准入门槛,企业注册不低于2000万元,不少于800平方米场地,售后3年内没有不良记录,并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同时,有可能限制电视台资源,不允许大段买断时间播出电视购物的节目,电视购物将朝专业购物频道方向发展,允许电视台申请专业购物频道。

药监局:有些甩脂机根本没审批

针对国家广电总局和工商总局决定从8月1日开始,叫停减肥丰胸等电视购物广告一事,作为医疗器械广告的审批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表示,有些甩脂机根本没有经过药监部门的审批。另外,药监部门相关人员还表示,目前仍将按照原有的相关法规对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广告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管。按照《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标准》中的规定:医疗器械广告应当与审查批准的产品市场准入说明书相符,不得任意扩大范围。医疗器械广告中不得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如“疗效最佳”、“保证治愈”等。

互联网协会:严防死守加强监管

在电视频道上遭遇到“严打”后,减肥、丰胸、增高等广告有向互联网转移的势头。在目前的互联网公司收入构成中,在线广告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已经开始提供视频广告,将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稍加修改,就可以直接通过视频的方式在网站上播放。

专家建议

设置“电视购物审查委员会”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贸易零售专家黄江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视购物之所以成为医疗器械、美容保健之类产品的重要销售方式,是因为这些产品的销售原本需要诊断、检查、个别指导等一系列步骤,而通过电视购物,销售方可以规避这些步骤,降低成本。

提高门槛 采取“押金”制

电视购物节目有特殊之处,一是比普通广告时间长,二是主要集中在后半夜及上午9时左右的时间段,另外广告价格也相对便宜,每分钟千元甚至几百元。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许多购物广告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很多片子中并不出现公司名字,只有销售热线,因此这些公司很容易逃避责任。因此建议管理部门可以适当提高电视购物公司注册资金门槛,甚至采取“押金”制,避免一些小公司的投机行为。

中国电视购物行业发展的出路设想

(一)价格制胜

物美价廉是企业给消费者永远的最好购买理由,所以商家控制成本使消费者能以与出厂价相近的最低价格购买到商品才是赢得市场的最佳法宝。这也才体现了电视直销的特色。

(二)诚信赚长远

实现诺言,遵守诚信,有时有可能失去短期的利益,但同时也会让你得到金钱所得不到的东西――这就是行业形象。而行业公众形象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建立在行业诚信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之上。因此,电视购物企业集团自身的品牌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从长远的行业发展前景来看,组合营销和品牌建设是电视购物发展的必然之路。

(三)完善销售渠道

这对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大盘出手

多次提及电视购物是“小投入没回报,大投入大回报”的资本游戏。电视购物期待雄厚资本介入,必须有战略性的经营思路。游击战已经不是电视购物行业的趋势,如果小打小闹和盲目投机只会导致行业的混乱和加剧自身死亡的速度。

(五)专业无敌

电视购物在中国已经将近十年发展历程,呼唤更专业的电视购物集团的出现,也呼唤更专业的电视购物人才出现。核心人才主要为产品研发与管理、品牌策划管理、专业媒介购买与投放、呼叫中心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

各国应对有方

看到国内的规定,我们就会联想到国外。那么国外针对医药行业的广播电视广告是怎样规定的呢?丰胸广告在国外是否禁播呢?

美国:痛苦呻吟表情、动作及声音禁止播放

美国是世界上药品广告市场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制药企业一年花在处方药广告上的开支高达27亿美元。在美国,只要是药品都可以做广告。

日本:医院机构采用比较类广告将处以6个月以下拘役

日本《医疗法》规定,原则上禁止医疗机构以任何形式做广告,但根据客观现实有些情况可例外。如,某医院出台了新的服务项目——可用信用卡结账、双休日也能就医、提供上门服务等。

印度:一个没有药品和保健品广告的国度

没有药品和保健品广告是印度广告业的一大特色。印度政府对药品的价格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按质论价,对国际品牌公司或印度本士公司生产的药品一视同仁。医药公司没有必要通过广告推销自己的产品。

来源: 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