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的“爱心大姐”
2006-07-28


龚海英(右)  

  她有好几个亲切的“外号”——“警官妈妈”、“爱心大姐”、“爱民楷模”;她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服务于流动人口的公益性网站——“流动人口之家”;她是一位在东四派出所平凡岗位上工作了二十余年的普通女民警。今天下午,

被称为流动人口贴心人的龚海英作客千龙网,让广大网友看到了一个亲切得象大姐、慈爱得象妈妈的女警形象。

亲切的“龚姐”

  走在东四派出所的辖区里,会有很多大爷、大妈,包括小孩子都亲热地管龚海英叫“龚姐”。龚海英从1993年开始负责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由于工作关系,她结识了很多流动人口,但是在开通“流动人口之家”网站后,她不仅结识了更多的朋友,而且跟辖区里的老百姓感觉更亲近了。

  龚海英说:“如果我走在马路上,下雨了,大妈、大爷会从家里拿伞给我,要是赶上农民工结婚了,他会给我拿几块糖来。虽说都是些小事,让我感到特别温暖,我为大家奉献出爱心,大家也用爱来回报我。”有一年的平安夜,有个网友给龚海英发来这样一条短信:龚姐,今天是平安夜,我想祝你身体健康。这条温馨又真挚的祝福,让龚海英激动不已。

“妈妈,您能不能把我也当成流动人口?”

  为了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龚海英付出了太多。她给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流动人口之家”网站刚开通的时候,网络访问量很大,经常需要加班。那年的大年三十,龚海英还在加班,凌晨时分有一个小女孩上网留言:为了供弟弟上大学,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在这个晚上我感到非常孤独,您能跟我通话吗?龚海英看到后马上拨通了电话,当时这个女孩就哭了,她说她特别想家。龚海英告诉她:“如果不嫌弃我这里简陋,就到我们网站过年吧。”这个小女孩居然真就到网站来了,当她推门进来的时候,看到桌上有很多水果、速冻饺子,她一下子就哭了。这时,龚海英的女儿打来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家过年,龚海英告诉女儿妈妈在陪一个不能回家的姐姐过年,没想到女儿当时就说:“妈妈,您能不能把我也当成流动人口啊?”

  面对女儿,龚海英经常觉得愧疚。但是特别让她高兴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现在能理解她的工作并为妈妈骄傲了。去年的3月份,龚海英左手骨折的时候,她一回到家,女儿就先把笔记本打开,然后坐在电脑旁说,妈妈你告诉我怎么说,我给你打。

“所有的留言我们都给您回复”

  2004年4月30日对龚海英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这一天,全国第一个面向流动人口的网站正式开通了,这个叫作“流动人口之家”的网站正是龚海英亲手创办的。

  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个网站呢?龚海英告诉记者,以前流动人口的管理靠走家串户和在派出所前台一对一的服务,效率不高。有一天,一个网络公司的老板来办暂住证,一进门就抱怨,说15天都没办成所有证件,他说是有一个专门给流动人口看的网站就好了。真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龚海英当时就想能不能用高科技为流动人口提供一个信息互动平台呢?她马上进行了调研,到流动人口当中去,到民工中去,甚至到网吧去,结果龚海英发现20个上网的人中有8个是流动人口。工地的民工也告诉她,不要小看我们农民工,我们一个工地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占到很大一部分。心里有了底,龚海英开始放手干了。在东城分局领导的支持下,2004年4月30日,“流动人口之家”网站开通了,开通后第一小时的点击率就达3500人,到现在累计30多万人点击该网站。

  今天下午两点半的时候,记者登录“流动人口之家”网站,点开了海英信箱,看到留言总数达到了将近6千条,一个叫燕子的网民在2点时询问办户口的事情,2:20分回复信息就上传到页面了,这个速度让我们这些网络编辑都不得不佩服,更让记者吃惊的是,海英信箱的所有留言他们都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复。

  龚海英告诉记者,这个网站从筹备开通起,就有很多热爱公益事业的人加入,有法官、律师、社会工作者,他们都完全义务地为网站工作,“众多人的力量才是伟大的,他们和我一样关心在北京生活的流动人口,为他们提供真诚的帮助。我曾经和一些网民说,虽然这个网站不够华丽,但是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提供帮助。”龚海英微笑着说。

  看着龚姐温暖的笑容,仿佛能感受到她火热的心。随着访谈的进行,我们能感觉到龚姐的爱心在小小的直播间里蔓延开来,一直伸展到这个城市里那些需要帮助和关爱的角落……

来源:千龙北京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