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替考案后的利益链浮出水面
2006-07-28
    陕西省汉中市委宣传部日前公布了对洋县高考替考事件责任人的处理结果,从教育局正、副局长、招办副主任、洋县中学校长和党总支书记,到部分高二、高三年级教师和学校档案管理员,共有17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一个在当地被称为“公开秘密”的高考替考链经过一个月的调查终于浮出水面。


  替考曝光 引发“地震”

  在今年6月7日举行的高考中,陕西省洋县中学考点17号考场的一名考生引起了监考老师的注意,在这位老师的记忆中,这名考生是洋县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高二学生怎么会出现在高考考场上?随后,监考老师检查这名考生的准考证时大吃一惊,他的准考证上填写的是别人的名字。

  在立即取消这名考生高考资格后,监考人员在洋县中学及城关中学两个考点又发现了三名高二年级学生替他人参加高考。随着当日替考情况的通报,在7日下午及8日的考试中,洋县两个高考考点先后有约40名考生退出了考试。

两名洋县中学的学生从校园里走出来,他们身后“端正考风”的标语清晰可见。

  高考替考被发现,在洋县引发了一场“地震”,这些高中二年级学生是怎样通过高考报名时严格的资格审查参加了高考?他们又在替谁参加高考?这些疑问引起当地群众议论纷纷。

  记者在洋县采访时发现,高中二年级学生替他人参加高考在这里并不是个别现象。洋县中学高二·二班一名学生说,高中二年级不少班都有学生参加了今年高考。该校高二·五班一名学生也说,自己班里就有同学参加了今年高考,往年也听说过有高二学生参加的。一位学生家长则表示,不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高二学生靠个人力量是很难提前参加高考的,替考背后有老师参与,一些老师私下联系高二年级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报名参加高考。

  记者从洋县招生办了解到,要办理高考准考证,首先由全县各学校审查报考学生是不是高中毕业或参加完高中阶段各科的会考,户口所在地是否在辖区或在该地居住超过3年,然后由学校填写符合条件学生的情况表报到洋县招办。县招办领回准考证后统一填写姓名、编号、试场等信息后下发学校,学校再次核对相关信息后,由学校组织考生在班主任的监督下粘贴个人照片。

  洋县招办副主任刘文华认为,在高考报名中,学生报考资格是由学校进行审查,而给准考证贴照片也是由老师监督考生完成,无论是高二学生以本人身份提前参加高考,还是由他人代替高三学生参加高考,班主任老师最清楚,因而学校在高考报名中最有可能作假。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