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大树长在古塔顶端(图)
2006-07-28

 

  红网7月28日讯(潇湘晨报记者刘勇 实习生谭超 文/图)古塔和古树都是保护对象?但究竟应该保谁,难倒了有关部门。
  
  100多年前,一颗小树种借居在一座古塔内,100多年后,昔日的小树种成了参天大树,大树越来越发达的根系胀得古塔四处开裂,昔日百年老友如今为生存争得你死我活。
  
  古塔随时有倒塌的可能,砍树保塔还是弃塔保树?伤透了脑筋,昨日,望城县文化体育局向社会发出呼吁,请求广大读者帮忙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大树长在古塔顶端
  
  在望城县茶亭镇潭家围村,记者找到了这座名叫惜字塔的古塔。站在塔对面的山坡远远望去,只见对面茂密的树木中耸立着古塔,而塔顶顶着一棵郁郁葱葱大树。沿着一条小道走近塔身,只见该塔由花岗石修建,体形为六边形状,一共5层,约高12米。走进塔门,站在第三层的塔门边,隐约可见碗口粗的树根盘踞在石缝之间,真不知道这些树根当初是如何从塔尖通过这么高的古塔石缝站进地面的?
  
  “这巧夺天工的奇观完全是老天爷的恩赐!”据望城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邓建华介绍,古塔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当地老人传说,1901年的一天,老天爷突发灵感,便使雷电将塔尖削平。不久,一只山鸟将树种随鸟粪带上残塔顶,在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其中一颗种子长成了一株野胡椒树。
  
  100余年后的今天,这棵树树径达0.8米,高超过6米。据当地老百姓介绍,这么多年来,古塔顶着大树,绿意盎然,越是枯水季节,大树越是郁郁葱葱。
  
  “每当夕阳西下,塔顶倒映,便成‘九峰夕照’之景。”邓建华说,据考证,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对文字是敬而惜之的。清初,在民间,“惜字会”普及,到清中后期,惜字发展为一般百姓的宗教活动,以致各地纷纷修建“惜字塔”。
  
  谁能想个两全之策?
  
  “古塔顶原先长个小树等于壮汉肩扛小丫头,而今却俨然病汉驮着胖妻。”邓建华用诗意般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古塔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原来,随着塔顶野胡椒树的不断长大,树根已将塔身的花岗石胀得四处开裂。从远望去,可以明显看到接近塔顶的花岗岩开始摇摇欲坠。
  
  “文物部门曾设想在塔身上加几个钢箍,但马上又被大多数人反对,认为这不但阻挡不了树长塔裂,反而将一幅美好的图画涂上败笔。”邓建华说,这些年来,很多专家想尽了一切办法,试图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让古塔倒塌,又让大树继续生长,但是每每徒劳无功。
  
  “是砍掉大树救古塔,还是任由古塔倒塌确保大树正常生长?”如今,邓建华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帮忙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广大读者,如果您有什么良方妙计,请拨打潇湘晨报热线0731-5571188发表你的意见。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