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二零路公交车首站的泥瓦匠
车刚到首站,几个人上车
各自抹着一脸茫然,找座位
最好每人有一米的距离
唯一一个面带亢奋的泥瓦匠
被一个体面的小姐
逼到车尾。
车走了几十米
几乎所有人仿佛要睡着了
只有那个坐在车尾的泥瓦匠
也许因为太年轻
正用眼睛将车上所有昏昏欲睡的人
细细抚摩。
■ 开摩的的老人
回想起五六年前
我提着行李四处奔波的那阵
每到家门前,给家里打个电话
父亲母亲都会这样告诉我:
喊个摩的回家。
那时候,我们的邻居也会觉得
喊摩的回家的人
很光彩。
也许是世道不同了。
这一年我在北京
看见过一个开摩的的老人
指着被扎坏的轮胎向所有人控诉
看见过一辆开白色摩托的交警
追赶一群敞着塑料棚子的三轮摩托
前几天,我看见各大主干路上的红标语
——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安全
请远离“黑摩的”!
我在想:
老家喊摩的回家的人
是否还很光彩;
那些开“黑摩的”的北京老人
是否可以安度晚年?
■ 民工老贵
“民工老贵”据说是个作家
这个躺在路旁长椅上囫囵睡觉的人
我知道显然不是。
他说他来京三年,高中文化
二十年前当过代课教师,挖过水库
曾经和一个精神失常的外地女人
非法结婚。
他的亲人死于洪水
他说他从此“活得自由”......
这个叫“老贵”的男人四处劳动
他在北京的三年,干过几十个工地
挨过打,丢掉过工钱,找过“小姐”
他说过:我没有老父老母需要养活
可以闲逛,睡觉
可以在有兴致的时候请兄弟喝瓶啤酒
......
这使我觉得,即使在最难熬的时候
他也只存在“一口饭”的问题。
■ 积极的人
他积极。
好好读书,
好好写字,
做周计划,
定大目标,
和每一个人用心交流,
写励志日记,
用浓茶冲洗头脑,
不谈恋爱,
牵挂父母。
在他三十而立那年,
他决定将他的夏利出租车
再开两年。
200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