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的孩子什么时候能独立?
2006-07-22
    今年毕业的上海高校本地生相继离开校园后,外地留沪的大学生离开热闹的寝室住进了出租房,但他们当中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不能适应“非寝室生活”,孤独不停地侵袭着他们,令他们无法忍受。

  赵女士在安徽老家经营着一家连锁美容店,生意红红火火。不久前,她突然接到女儿小赵的电话,听筒里传来让她揪心的哭声,“妈妈,我受不了,我真的住不下去了。”听到小赵的哭声,赵女士心急如焚,当即作了决定,把花费了自己4年心血的美容店关了,买了当天的车票急匆匆赶到上海。

  小赵是上海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现在一家网络媒体工作。毕业后,她在距离单位不远的澳门路和别人合租住房。但是从她入住“新家”第一天起,就莫明感到难以承受的压抑。“一起合租的人都不认识,街道也陌生得让人害怕。”小赵对笔者说,以前在学校,寝室的人都像姐妹一样亲热,她从来都不感到寂寞。而现在晚上睡觉前无人聊天,隔壁的邻居们也是老死不相往来。“太孤独了。真的想马上把房子退掉,可学校宿舍已经不能再回去……”小赵便只能向妈妈哭诉。

  笔者采访小赵母女时,两个人正在逛家具店,“开始听说妈妈把店给关掉了,我也感到很震惊,我知道那是妈妈多年来的心血。妈妈解释是因为开店太累了,早就想关掉。但不知道是不是在安慰我。”小赵对这个理由也将信将疑。这时候边上的赵女士忙说,“是真觉得开店太累了,而且我的店房子租赁合同快要到期了,也该要关了。”而笔者了解到,赵女士店的租赁合同其实今年11月份才到期。

  小赵大学毕业,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妈妈这样放弃家里的事业来陪她上班,是不是太过溺爱?听到笔者的提问,小赵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低头走到了一边,赵女士看着女儿笑着说,“也可以说是有点溺爱吧,但不觉得过分,她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我真的不放心她一个人住,经济上有多大损失就顾不得想了。”赵女士告诉笔者,等小赵在上海有了自己固定的朋友圈子,有人相互照顾,她才能放心回去。

  现在赵女士住在小赵租借的房里,每天洗衣服、做饭、收拾房间,俨然成了小赵的保姆。小赵告诉笔者,平时她上班,妈妈因为人生地不熟,只能一个人闷在家里。她对自己拖累妈妈也觉得愧疚。但小赵随后喃喃地说,“可是如果妈妈不来,我真的不知道一个人怎么熬。”小赵说,她的很多同学也不习惯住在外面,家长从外地赶来陪伴的不止她一个。有的同学房子租了快一周了,也没有住进去过一次,而是和其他同学一起耗在已经不准继续住的寝室里。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建东老师认为——

  “断奶”孩子当独立

  毕业生被高校“断奶”后,特别是外地学生,一下子脱离集体生活又远离家庭,遭遇孤独或者生活方面的一些不便,怀念寝室生活,是很正常的。但是经过大学4年的成长,他们应该有了生活自理的能力,会有办法克服这些暂时的困难,这是他们适应社会的第一步。父母不应过于担心,如果像赵女士一样,不顾巨大的经济损失,不远千里跑过来做“保姆”,一方面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感,很难真正独立。另外一方面,孩子毕业了还要有家长陪,别人也会把他当成“长不大的孩子”,在潜意识里可能会轻视他,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记者手记

  家长“陪”的代价岂止是一家店铺

  赵女士说,过段时间等女儿安顿下来,自己回家后美容院会重新开张,这次陪住的损失仅仅是几个月的收入。

  对她而言,用一家店铺的代价,换一个母亲的安心,也许是值得的。但爱女心切的赵女士可能没想到,其实女儿已经长大了,完全可以自立,也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很合理地相信,虽然她向妈妈哭诉,但那只是一时的发泄。或许大哭一场之后,她还是能微笑前行。反倒是母亲的庇护,给了女儿退缩的理由,甚至可能剥夺了她独立承担挫折的权利。或许,母亲最终“陪”上的不仅仅是店铺,更有女儿学会自立的机会,以及在更长的未来,独自前行的勇气。

  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高考,为了陪考,家长付出被扣奖金的代价;儿女上大学,为了陪读,家长拿辞职作代价;现在儿女毕业了,为了陪住,家长用自己的店铺为代价。我们不禁疑惑,如果在家长心中,孩子永远长不大,那么“陪”的最终代价会是什么?

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