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触目惊心的死伤场面!
2006-07-21

近段时间,因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影响,南方大范围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福建、广东、江西、广西等六省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为此,相关省区党政领导深入汛区了解情况,关注民生,既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坚定了受灾群众战胜天灾的的勇气和信心。这无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然而,只要稍微浏览一下上述几个省区这几天的新闻报道,就不难发现一个同质化问题:在报纸的头版和电台、电视的黄金时段,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报道当地官员在汛区是如何坐镇指挥的。而且,诸多报纸不惜篇幅,对相关官员的行踪作全程描述,接连配发与此有关超大新闻照片,以示当地官员对防汛抗洪战役的重视程度。


  可惜,仔细拜读了这些图文之后,给人的印象是,除了官员所到的汛区有所不同之外,那些“指导性”的即兴讲话,内容大同小异,不外乎强调“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云云。至于图片上的官员,都是一派指挥若定的模样,惟一的差别是陪同者换了面孔。更有意思的是,某官员上午还在甲地“现场指挥”,下午便现身数百公里之外的乙地大加“指导”。但问题在于,绝大多数官员并非水利工程专家,而各汛区的水患、地质等情况又不可能完全一样,真不知官员们何来“指挥”与“指导”的底气?如果换成“了解情况”或“现场督战”,不仅语言表述会准确一点,而且老百姓看了也更容易接受。


  还有一个问题不能不提:防汛抗洪固然离不开各级官员指挥得当,但如果没有广大群众和解放军、武警官兵众志成城,显然是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的。既然如此,记者的镜头干吗要老对着大大小小的官员,而有意或无意地冷落冒着酷暑者奋战在防汛一线的军民呢?据说,在某些省区宣传主管部门有明文规定,省市党委常委深入防汛抗洪一线,必须跟踪报道,一个都不能漏。这样一来,毫无特色的“官员新闻”也就占居了当地媒体防汛抗洪版面或时段的显著位置,一个个都成了指点江山的“抗洪明星”。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天天如此,你说人家心里烦不烦?


  所以我认为,对各级官员到汛区“指导抗洪”之类报道,也得讲个度,不能将这方面新闻弄成了某几个主政官员的“汛区日志”。如果硬性要求媒体记者必须与哪几个地方官员寸步不离,那人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在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否的关键时刻,是不是有人想趁此搞点另类“形象工程”什么的。更何况,官员行政活动的“明星化”与常说的“领导重视”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联系。

来源:大旗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