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透过你的眼眸的我的眼,
如此这般的深情脉脉……
无意间想起这首歌,想起了曾经的一段甜蜜而朦胧的爱。
杨虹是我中学时的同学,是我的——同桌的你。是学校里唯一的一个走读生。她的家在离市区很远的郊区,每天上学要坐30分钟的火车,然后坐近40分钟的汽车才能到学校。可她的学习成绩却是非常的好,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 我是1986年年初从九三国营农场随父母返城转学来到这所学校,被分到这个班,和她成了同桌。互相做了简单的介绍,我们变成了朋友,因为我从前生活的环境和她的生活环境比较接近。
在农场的时候,我不愿意念书,每天偷着跟着哥哥学开车,拖拉机、汽车、四轮车、收割机,这些都鼓动。我从小就特喜欢车。车开的是越来越熟练,学习成绩却是不断在下降,降得让父亲总是对我横眉冷目。转到新的学校,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只能倒数,父母为此很担心。“城里竞争很激烈,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是稳定工作不容易,你应该努力了。”杨虹和我这样说。“你的学习成绩这么好,将来一定可以考大学,不用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那时以后的事,再说吧。”她回答得很平淡,我可真是不懂,一般学习好的同学都是会很骄傲的回答这样的问题。而且学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吗。
距中考还有5个月,同学们都在废寝忘食的努力着,很少有人闲聊,那个时候,眼睛离开书本一分钟都会觉得是浪费。我也一样。但毕竟基础太差,看来想考上重点高中是不可能了,考大学也只能是个梦了。
春节的时候,父亲当年的同学梁伯伯来访,他在技术学校工作,还是位教务主任。父亲和他谈到了我,说我的学习成绩很差劲,考不上重点高中等等,说到这些特别生气。梁伯伯告诉父亲,考不上重点高中那就考技校学专业技术,有一技之长在身,总可以养活自己。还说今年技校招生是定向培养,毕业后直接分配进厂,是最后一批全民职工,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和父亲都感觉到了希望。
学校里的生活每天都是一样,上课做笔记,做练习题。而同桌的她却有了一点变化,虽然依然专心读书,可她的眼神中总有些许的迷茫和不安,但最多的还是那种让人感觉很温暖的目光。她辅导我学习的次数和时间越来越多了。她的声音比老师的好听,也比老师讲得细,使我很容易接受。我在进步!六月份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我的8科平均成绩居然达到了78分,这个成绩考技校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我又说不出的兴奋,邀请她到我家吃顿饭,可被她拒绝了。她说我的成绩还不值得庆贺!“离考试还有一个月了,再加把劲儿,我会尽全力帮你!”我希望得到她的帮助,但她也要专心复习,帮我会影响她的学习。况且她每天来回在路上要扔掉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和她商量不如住在我家里,和我妹妹一个房间,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帮我。她犹豫。放学后我带她回家和父母商量这事。或许是因为这段时间我进步很大的原因,父母居然同意了。她说也要回家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我同意。“明天就是星期天,我和你回去怎么样,我喜欢田园生活和景色。”她笑了,没有反对。
第二天,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中遇到了她的家。由于郊区的道路不好,坑坑洼洼的,灰尘又大,我们被弄得灰头土脸的,我心里也暗暗感叹,求学真的不容易啊!
然而当看到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心立刻畅快起来。这个小村子不大,不过三、四十栋房子,但整整齐齐,被大片的良田包在中间。通向村子的小路两旁是双排枝繁叶茂的杨树,叶子绿得发亮。地里的高粱、玉米已有一人多高,小麦和大豆也都封垄,如一片绿色的海。微风吹过,荡起层层绿浪。她对我说“你看,这的树和庄稼都在欢迎你呢!”我们说笑着进了村子。
她的家是座起脊红砖瓦房,足有百余平房米,围墙也是红砖砌的,不太高,对开的木制大门敞着,春节贴的对联和大福字虽然在风雨中退了色,但依然很完整,依然送着那份温馨的祝福。院子两侧是10多米长的已掀去塑料的两个大棚,里面种着茄子、青椒、黄瓜、豆角、西红柿,开着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小花,结满了果实。黄瓜和豆角的秧子爬满了支架。房门的两侧一边一棵结满青青果子的沙果树。左边的树下还有一口压井,我已经好多年没见到这种压井了。“你先做会凉快凉快,我给你打水洗脸。”她从井边的桶里打了一瓢水倒进压井,然后使劲压,只几下清清的井水就从引水口处哗哗的流出来。她一边压水一边喊:“奶奶,妈,来客人了!”“听到了,是谁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随着声音出来一位满头银丝,拄着手杖的老人。“这是我奶奶。”我赶紧跑过去扶着奶奶,并自我介绍说是杨虹的同学。扶奶奶坐下,我坐在她的身边。奶奶说对着我说让我看看你,然后用手摸我的脸,这时我才知道,奶奶的眼睛什么也看不到!杨虹把水端过来让我洗脸。水可真凉啊!立刻将燥热退去。她去做饭,我陪奶奶说话,从奶奶的口里得知了她家的情况:杨虹的爸爸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10多年前的一个初春,全村人都在地里播种,休息时,一群小孩子用石块打地头的马,使马受惊带着耕具狂奔,为了救一个孩子,被马拖着的犁杖打在头上,由于离城里远,救治得不及时死了。杨虹的妈妈带着只有几岁的她和双目失明的奶奶生活,照顾老小,还要忙地里的农活,长年劳作,身体上落下了好多病。杨虹很懂事,从小就知道帮妈妈干家务活、侍候奶奶,还经常和妈妈一起下地干活。艰难的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杨虹马上要中学毕业了,她每天放学回来,放下书包就到地里帮忙,还要做饭,把家里的活忙完,才能安安静静地学习。我生在农场,环境和这儿差不多,可我却从来没有挨过这样的累啊。
晌午,杨虹的妈妈扛着锄头回来了。个子不高,很瘦,很黑。是由于长年从事农活才这样的吧,我想。但掩饰不住那种特有的气质,杨虹就特像她妈妈。这时,饭也做好了,炖豆角、炒茄子、炒瓜片、炒青椒、还有糖拌西红柿。“没有什么好招待你的,都是自家产的。”杨虹一边给我夹菜一边说。好久没吃到这么新鲜的菜了,我吃得很香。饭后,我们说了杨虹住我家的事。妈妈和奶奶虽然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下午,我主动要求跟着妈妈去铲地,可还没等铲完一条垄,我就已经被累得直不起腰了,身上被大太阳晒得火辣辣的疼。
那晚,我被蚊子咬得睡不着觉,就起床站在窗前欣赏乡村的月色。我看到了她在院子里洗头,第一次看到了她飘飘长发,很黑、很亮,一直到腰。她平时都是盘着的。我真想去摸一下。
就这样,一直到中学毕业的一个月,杨虹住在我家,每天帮我补课,还帮我妈妈干家务活。我也因此多去了两次她家,享受了乡村甜美的饭菜和幽静的景色。
一个月后,我们考完了试,照毕业照时她挨着我,还偷偷地拉着我的手。九月份,我接到了技校的录取通知书,报到上学。而她没有考重点高中,回了家。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我们也再没有见过面。我很替她惋惜,她应该上大学的。但她毕竟放弃了。
最近在和一位中学同学偶遇时,听说她在市里的一个商厦当售货员,已是人妻人母。我曾想去看看她,但最终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就是见了面,说声“谢谢你曾经给我的帮助”又有什么意义呢?还是祝福她吧:快乐,健康!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透过你的眼眸的我的眼,
如此这般的深情脉脉……
我在这歌声里沉醉。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