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经常夜不归宿,离家几天几夜不回;他把家中电器变卖一空作为网费;他曾经一直是一名优等生,直到迷恋网络变成差生。曾经的骄傲成为最大的心病,痛心疾首的父亲黄城,昨(11)日把16岁的儿子小杰的照片贴进一家家网吧,说服老板帮他监督,拒绝儿子来此上网。
父亲的骄傲
老来得子
曾经一直都是优等生
黄城的家位于成都花径路137号,昨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了这个没有女主人的家庭,房间漆黑而凌乱,除了两台灰尘已经爬满扇叶的电扇在为房间驱赶暑热,家里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摆设和家用电器。59岁的黄城头发花白,身材矮小,他叹口气说,还不满16岁的儿子已经3天3夜没有回家了,“上网呗,等他把钱用完了才回家。”
儿子迷恋上网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也是黄城最大的心病。黄城43岁那年才有了儿子小杰,老来得子,让他把小杰视作最大的骄傲,也寄托着他最大的希望。
“我没读什么书,一心想考大学也没有考上,所以我要求我的子女一定要把书读好。”小杰聪明的头脑曾得到许多老师的认可,5岁读小学一年级,读到4年级的时候直接跳级到六年级,“优等生”的身份一直保持到初中二年级,直到小杰接触网络———从初二到高二,短短4年时间,沉溺网络的小杰成绩每况日下,成绩也由全班前几名退步到倒数二三名,“现在几乎门门功课不及格。”
父亲的心病
迷恋上网
家中电器变卖一空
“我希望他成才,读书、读研究生、出国我都供!但是上网的钱我坚决不给!”说起“上网”二字,黄城恨得牙痒痒,他万万没想到,家长不给钱,小杰居然变卖家里值钱的东西以作上网资费,从资阳老家来成都过暑假不过一个月时间,家里的家用电器几乎被小杰变卖一空。“他趁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前前后后分几次把电视、饮水机、音响抱去卖了,还有他自己的课本、妹妹的课本……”黄城哭笑不得,400多元钱的彩电小杰只卖了60元,价值1000多的音响和DVD小杰也只卖了15元,他自己的本学期课本、妹妹们的课本还有老黄珍藏的一些历史类、传记类书籍则完全被当作旧书廉价卖给书摊。
小杰的小妹小芬(化名)在一旁证实,课本被哥哥卖了,她和二姐只有找其他亲戚或同学借,很不方便。小芬抿了一下嘴唇,她指着房间里的一个电子琴说,哥哥喜欢弹琴,她怕哥哥下一次忍不住把琴也卖了。
每一次卖了东西,小杰倒也痛快承认。看着“不争气”的儿子,黄城骂也不是,打也不是,“他根本听不进去,我想打他可能还打不赢,他那么大了,比我还高。”
父亲的困惑
无人管束
最担心儿子学坏
黄城为儿子的未来感到困惑,他曾经托关系把小杰送到资阳老家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中,谁知小杰在本学期期末考试前打电话给父亲说,他不想读书了,连考试也没有参加。“他说他压力大,读不走。”况且小杰还惹了祸———他向同学借钱上网而没有及时归还,两人发生了争执还动上了手。无奈之下,黄城只有把儿子接到成都,准备利用暑假慢慢说服儿子,说服他下学期重返课堂。岂料失去学校管制的儿子愈发“自由”,老黄在荷花池做生意,自然没有时间管教儿子。“他一找到钱就跑出去上网,直到把钱用光才回来,我不晓得去网吧抓了好多次……”
一周前,小杰去龙潭寺看望与父亲早已离异的母亲,“哪晓得他在他妈妈包里发现200元钱,就把钱拿了。”有了这笔钱,小杰又有了充裕的网费,一走就是三天三夜。
“他没满16岁,还是个很纯的娃娃,虽然拿了家里的钱,但从不在外面干坏事,我最担心他在外面学坏。”黄城焦头烂额。
父亲的苦心
请求网吧
不要放我儿子进来
想来想去,黄城终于想到一个他认为惟一可行的挽救儿子远离网络的方法———把儿子的照片贴进附近的每一家网吧,并说服老板帮他监督,拒绝小杰来此上网。
黄城当即动笔,“×××未满16岁,严禁入内”,简短几字代表了黄城的决心和心愿。上午10点半,在楼下的复印店,黄城又花钱复印了好几张这样的字条,并附上一张小杰的照片。
上午11点,黄城顶着烈日出发了,“请问你有没有见过这个学生娃娃?”每到一个网吧,黄城便向老板打听,指着儿子的照片给对方看,“请你看仔细点儿,真的见过没有?”接连询问了好几家网吧后,网吧人员都表示并没有见过小杰。“那请问我能不能把这个贴在这?”黄城拿出自己制作的“警示”,向一家网吧的老板讲明自己正在寻找因上网几天未归的儿子,希望老板以后见到小杰来此上网一定要制止。看着白发苍苍的黄城,网吧老板也为之动容,他一再点头,“师傅你放心,如果看见你儿子,我一定不准他进来。”这张“警示”随后被贴在网吧的墙上。
对话
他说,他用虚幻的东西充实自己
上午11点50分,回家的黄城刚走到楼下的时候,一个身穿红色T恤的少年急匆匆地赶了回来,父子俩终于在楼道外碰头了。几天几夜没见面,父子俩表情却都很平静。
“你到哪里去了?你怎么能这样啊?”黄城的声音有点颤抖。
“我在网吧。”
“吃饭了没有?”
“吃了。”
小杰说,这几天他一直在网吧,身上的200元钱用来上网、吃饭、买水喝,基本上花光了,当记者问他累不累时,他笑了笑,他说这4天他最多只睡了半天,“所以我今天想回来洗个澡,然后好好睡一觉。”
“你上网主要是干什么?”记者问他。
“打游戏,聊天交朋友。”
“什么东西那么吸引你?”
“拿虚幻的东西来充实自己。”小杰又笑了笑。
小杰告诉记者,其实他在网吧也很无聊,但家里并没有人能够和他沟通,网络却能使他找到一种心灵的安慰和满足。
记者:“还想上学吗?”小杰:“不想。”
记者:“为什么呢?”小杰:“读不走。”记者:“但是你爸爸对你希望很大啊。”小杰:“我不是读书的料。”
记者:“你为什么不想读书啊?”
小杰:“学校像个监狱,一天就晓得学习。”
记者:“那你不读书,想过将来去干什么吗?”
小杰:“打工。”记者:“你这个年龄可以打什么工啊?”小杰:“可能是体力活吧。”小杰又笑笑。
记者:“如果你不读书,你想过你以后怎么办吗?”
小杰摇摇头,他说他完全没有考虑,但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是当一名网管。
记者:“当网管是不是就能一天24小时都免费上网了?”
小杰:“不是,我看见那些网管还没有时间坐下来上网呢。”
记者:“如果你爸爸把你送到一个可以戒掉‘网瘾’的学校,你去不去?”
小杰:“我可能还是要去吧。”
就在记者与小杰交谈的过程中,小杰的妈妈也赶了过来,看见儿子脏兮兮的样子,母亲又生气又心疼。小杰的母亲说,前夫有时恨铁不成钢,可能说了一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儿子右耳听力很弱,那是在小杰3岁那年因为调皮,老黄一时失手打在小杰脸上造成的,小杰并没有因此恨爸爸,但他认为爸爸的脾气不好,“他老是喋喋不休。”小杰说。
黄城在一旁默默地为儿子递上一杯水,“我不会放弃他,放弃他就是害了他,我相信他会变好的。”
专家观点要想改善关系需要有效沟通
对于小杰不愿继续读书的举动,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院的胡光伟教授认为,现在学生厌学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原因之一是来源于形形色色的社会巨大的诱惑力,同时现在的学生也不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另外就是来自学校的过大压力。胡光伟认为,黄城父子应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一下,尽量不要对小杰采取强硬的手段。
热线支招
怎样才能帮助小杰戒掉“网瘾”,重返学校,如果读者对此有什么高见,不妨拨打早报新闻服务热线86530000,让我们伸出援手,一起帮助小杰重新成为父亲的骄傲!
网虫心语
“成绩不好,每天被老师‘说两句’不可避免;回到家,父母唠唠叨叨,还是在说一些学习上的事情。谁不想学习好啊?可是我们一看到书本就犯晕。哎,下次考不好,不知道老师、父母怎样对待自己。所以,我们可能会整天泡在网吧,不愿意上学,不愿意回家。因为,那不是我们自己的舞台……在网上厮杀、打怪、挖宝、PK,似乎成为了我们的一大乐事,因为我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释放不满。啊,我们终于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舞台,我们在这里唱啊,跳啊,我们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没有人敢说我们一个不是。”
———化名“袤马轻狂”的学生给《羊城晚报》所发邮件
寻根治病
戒网不能拉、封、禁
帮助了300名孩子成功戒除“网瘾”的华中师范大学陶宏开教授总结,是三种因素诱发了中国孩子的“网瘾”。首先,很多父母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许多家长只懂得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培养子女新的爱好。其次是许多学习较差的学生因得不到别人的承认而沉迷于网络。第三是一些孩子由于人际关系不好,希望上网逃避现实。
陶宏开认为,戒除“网瘾”说到底是素质教育的问题。家长在帮助孩子戒“网瘾”的时候千万不能“拉”、“封”、“禁”,把孩子强行从电脑前拉走,经济封锁、人身禁锢、甚至打骂都不能解决问题。家长们首先应该自己树立正确的意识和认识,通过理性的心灵沟通发现孩子的欠缺。
来源: 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