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子山区自费支教纪实
2006-07-12

  七月八日上午,位于沂蒙山区的山东省平邑县鲁能希望小学内人头攒动,掌声阵阵。这里正在举行复旦大学二00六年暑期社会实践队捐赠仪式。

  复旦大学二00六年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十八名大学生,于七月五日来到平邑县,到该县三所学校进行为期十四天的自费志愿支教活动。实践队的队员来自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信息学院、网络学院和管理学院等,大部分是即将升大三的学生,有两名已经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大四毕业生和两名在读研究生。这个小队的负责人陈瑶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前来支教的故事。

沂蒙学子志愿支教

  说到复旦大学到平邑县支教,不能不提到段昌志。段昌志是从平邑走出去的复旦大学生。二00五年,经过他的申请、筹备,复旦大学批准了暑期社会实践队到平邑支教的计划。

  去年暑假,段昌志带领十三名大学生来到平邑县,迈出了复旦大学平邑支教的第一步。大学生陈瑶就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来到了平邑,见证了老区人民的淳朴,也了解了老区教育的落后,这些都坚定了她再次来到平邑支教的信念。今年,段昌志等第一批支教队员大都毕业了,即将升大三的陈瑶主动申请做了支教队负责人。

“不去我会遗憾的”

  到山东沂蒙山区支教,没有经费,大学生们自己筹钱,他们的义举得到许多人的赞许,出发前在校园里进行的募捐得到各方的支持。短短几天,就募集到二千六百多册图书、二百多件衣服;平邑县银河商业大厦资助大学生们二千元人民币的费用;在托运募捐图书的过程中时,托运公司听说是募捐给沂蒙山区孩子们的,只收取了一半的运输费;有位退休老教授听说后专门找到他们,要求帮忙找个贫困的学生进行救助。

  就在社会实践队的大学生将要出发时,队员张弛还因为手术住院但他坚决出了院,大家都劝他好了再去,可他说:“能有机会为山区的孩子做些贡献,不去我会遗憾的。”陈瑶发烧到三十九点五摄氏度,却悄悄地带了一大包药踏上了去平邑支教之路。

“来就是吃苦的”

  复旦大学二00六年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大多来自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家庭条件都不错。尽管来之前大学生们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沂蒙山区农民生活条件的简陋还是让大学生们有些不适应。“能吃个鸡蛋也是奢侈的”,队员赵平安开玩笑地形容几天来的生活。多是南方人的队员们盼着“能吃碗米饭就好了”。

  “来就是吃苦的”,虽然胳膊被蚊子“亲吻”得体无完肤,队员伍忆宁还是十分坚定地这样说。这名十九岁的小伙子是杭州人,家境十分殷实,从小没有吃过苦、受过累。像伍忆宁一样,每一名队员都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能够为沂蒙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是复旦大学二00六年暑期社会实践队大学生的共同心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