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自己从废墟里扒出来的师生
2006-07-05

  寻亲者:张银生,52岁,原解放军某部战士,现居邢台县。

  寻找目标:地震当年从废墟里扒出来的孙凤兰、夏平等学生和刘金香、王超两位老师。

  “如果在30年后的今天,能找到孙凤兰、夏平等学生以及刘金香、王超两位老师,我一定亲自到唐山看望他们,圆我30年来的这个梦。”张银生的话语中带着急切的情绪。

  学生军训赶上地震

  1972年,张银生参军入伍。1976年春,他所在的连队在唐山军垦农场执行军农生产任务。

  1976年7月25日,部队迎来了唐山十二中学来部队学军体验部队生活的第一批学生,当时张银生是军训班长。

  就在师生们来到部队的第三天(即7月28日),大地震发生了。剧烈的震动把张银生从床上颠了下来,他艰难地从废墟中爬了出来。

  部队的54间房子塌了52间,呼救声不断传来。张银生不顾一切冲了过去。“当时,十几名学生被埋在了废墟里,跑出来的师生连哭带叫,有的吓得蜷缩着身子一动不动。”张银生回忆说。

  “不要害怕,有班长在你们就是安全的。”看到如此惨状,张银生不断安慰着师生,并用双手扒土坯、搬房梁、撕蚊帐。

  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突兀孤立的墙体时刻有再次倒塌的危险,张银生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废墟。被埋在废墟里的12名学生得救了。

  张银生把学生们和两名老师安排到安全地带。这时他才发现,为救学生自己有的指甲已剥落,双手血肉模糊,脚后跟也被玻璃扎了4厘米长的大口子。

  “我负责军训的29名师生由于抢救及时无一人死亡。”对此,张银生备感欣慰。

  废墟中给学生找家

  8月3日,部队决定送师生返校、找家。据张银生回忆说,当载着师生和大米、白面、蔬菜及炊具的车队进入十二中校园时,那里已站满了地震中幸存的学生家长和亲属。在进行完简短的交接仪式后,一部分学生被家长或亲人陆续接走,未见到家长的学生由部队分组帮着一个个找家。

  当时帮学生找家的任务实在太艰难了,眼前的唐山到处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残留的楼房东倒西歪,已没有震前的影子。有的学生父母双亡,几天找不到一个亲人,还有的已无家可归。“我清楚地记得一个叫孙凤兰的小女孩刚刚16岁,父母双亡,当时在她家周围打听不到一个亲人,在三天后的一个下午才找到一个幸存的亲属。”提到这些,张银生感到心痛。

  希望30年后的今天圆梦

  30年过去了,张银生时刻惦念着这幸存的29名师生。

  “当时这些学生最大的18岁,最小的才14岁。我最惦记孙凤兰和当时只有14岁的夏平等学生,最惦记一个叫刘金香的老师,因为他一双儿女被地震夺去了生命。还有一个叫王超的老师。我最大的希望是能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见到他们,圆我30年来的梦!”张银生激动地说

来源:燕赵都市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