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河流
2006-06-28
故乡的门前有一条清澈的河流。许多人的故乡都是如此,因此故乡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总是那样的清晰而不能忘怀。对于河边出身的人而言,与其说难以忘怀的是故乡,不如说忘不了的是故乡的河,是河边的童年,是童年的梦。
  我的故乡是贫穷的。贫穷得只剩下清湛湛的河水和清盈盈的水草。然而水草之中不会有肥硕的鱼虾,水草之外也生长不出丰登的五谷。每年的春季几乎要面临断炊。于是母亲便凭着勤快的双手到祁门县去摘茶,一来可减下一个人的口粮,二来可以为将要嫁娶的哥哥姐姐们准备一些财礼和嫁妆。母亲临行前将当家的责任交给大姐。并叮嘱无论如何要将米缸中有限的米粮接上麦黄之日。大姐虽然只读了两年的小学,却深谙开源节流之道。她规定半个月只吃一次米饭,而且平日里的粥也清朗得像门前的河水,几颗米粒总要沉到最后,我常怀疑那几粒米是大姐按人头数着放进去的。放学后,与村里的孩子到河里蚌鱼虾 。耐心又细致的等,颇有收获,以为可以烹食享用却让大姐拿了喂鸭子,原来,喂肥了鸭子可以生蛋卖钱的。从这个时候,我也就懂得什么是眼前利益什么叫长远打算了。改变贫穷也许就是大姐当时的梦想,但她的梦想寄托在她的孩子的身上,如今大姐的孩子成了南方一所大学的生物学博士,研究着小麦和水稻的基因。而我的梦想则是成为家乡的县长。设法把那儿弄得既富且美。
  然而河畔的童年却又是那么的秀美,因为记忆里总有几尾鱼虾悠闲的梳着水草,总有几只布谷鸟清脆地催着麦黄,总有几盏渔火驱逐夜晚的黑暗……总有几许年少的思绪随着清澈的河水流淌。带着童年的梦想,我远离了故乡,落户在一座小城,做着与这个城市共同富裕的梦。于是,记忆中的河流也好象封存了很久。偶尔回家也因眷顾于母亲温暖的絮语,而忘却去拜谒心灵深处的那一方水土。
  前些日子,看报得知因为修路的需要,而必须废弃那条小河,我才想起,应该回家与为那清澈的河水作一次告别。当我行色匆匆地赶回去的时候,我的小河依然温婉地躺在那里,只有乱石和砂土稀稀落落的堆在河边,河水已没有了往日的清澈与恬静。显然这条河没有被废弃,而废弃的是修路的工程和它的第N任县长。尽管母亲唠叨着修路的费已经交了三次了。
  回城的车在故乡小道上颠簸。记忆中的贫穷仍在这一片水国里延伸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