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是原来在日本常见的一种现代特殊病,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继而丧命。
有人将其定义为由于长期慢性疲劳而诱发的猝死,即“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事业隍健康隗
据调查,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3岁,比全国平均寿命低17岁,中年知识分子死亡率超过老年人的两倍,死亡年龄段多为45~55岁。最近,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等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记忆力明显衰退的占57%;脾气暴躁、焦虑者占48%。这类人的生活常态是超时工作、睡眠不足、压力巨大、没有休闲的亚健康状态。
猝死四大“隐性”杀手
猝死的直接死因,前5位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这些病的隐蔽性蒙蔽了过劳者,以至酿成恶果,过度劳累其实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无症状冠心病,特别是无症状心肌梗死是首要的危险因素,一般的体检和心电图不易发现隐性冠心病,有些病人静息心电图检查结果可能正常,只有在做特殊检查时才能发现有心肌缺血。一旦发作,措手不及,暴卒者多。
高血压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这种不被人注意的高血压,危害性更大,它隐蔽地在那里损害人体重要脏器,在遇到某些诱因时,便会引发高血压脑病、脑中风等突然事件致死。
慢性疲劳、积劳成疾也是不可小觑的因素。长期超负荷工作,致使许多人因劳累而疾病缠身。有调查结果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达50%。
过重的生理压力、工作压力也是猝死的凶手之一。处于长期精神压力下,患各种疾病的几率会增加3~5倍。而免疫力一低,等于身体内部的防卫军力量不足,小至感冒,大至癌症,都有可能发生。
四招打败“过劳死”
1、健康体检防患未然无
论中青年还是老年年龄段的人,也不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包括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及有关心脏的其它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
2、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人
都要学会调节生活,短期旅游,游览名胜,爬山远眺,开阔视野,呼吸新鲜空气,增加精神活力;忙里偷闲听听音乐,跳舞,唱歌,观赏花鸟鱼虫,都是解除疲劳,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劳症的精神良药。
3、坚持锻炼强身健体经
常锻炼身体的人,肌肉的萎缩和力量的减退可推迟10~20年,血压可保持稳定的正常水平;运动还能推迟神经细胞的衰老,帮助废物排除,从而起到防癌抗癌作用;长期坚持健身跑和徒手体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工作能力会大大加强。
4、心情舒畅疾病逃逸现
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情愉快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改善。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在心头瞌睡多。”烦闷、懊悔、愤恨、焦虑、忧伤,是产生疲劳的内在因素。因此,要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一个“乐天派”。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