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可怕的“黄灯”
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曾经公布过一个数据,目前,中国人70%属于亚健康,而其中又有70%左右都是脑力劳动者。亚健康的最大隐患是过劳死,即过度疲劳导致猝死。现在,过劳死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过劳死”在许多发达国家被称为职业病,与长期超时或超负荷工作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专家提示,患有“过劳死”的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多在30岁至50岁的中年知识分子之中,而且男性要多于女性。“生、老、病、死”这是生命延续的一个过程,医学专家说,“过劳死”没有这个连续的过程,是直接死去。凡是出现下面情况者就是一种预示,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前发黑、耳鸣、咽喉异物感、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黏、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等等。出现这种表现就说明身体的状况已经亮起了黄灯。
必须改变的生活习惯
锻炼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有时候竟然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工作的压力使他们失去了锻炼的兴趣,偶尔的锻炼又让他们感到更加的疲惫。其实,这就是一种习惯,一旦尝到了运动的乐趣之后,便会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氛围里。知识分子参加锻炼的时候一定要适量,因为过度劳累的人心脏承受能力要比普通人弱一些,因此在健身时要根据自身条件,掌握好运动量。另外,在锻炼时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头晕、胸闷等身体不适,最好减少运动量或先停止运动休整一下,以免过度的运动会给心脏带来严重伤害。运动学专家强调,知识分子运动应该在精神放松、身体机能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在谈判、紧张工作、学习后,大脑中的有氧细胞不断减少,如果马上剧烈运动,会容易导致血液中缺氧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导致猝死。运动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训练计划。专家特别指出,“过劳死”只有预防,“累”病没有特效药,病程越长越难治,要是超过三四年的话,治疗会相当困难。除了坚持体育锻炼外,还应该做到每天留出一定的休息时间,听音乐、绘画、散步等有助解除生理疲劳,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营养的搭配。多吃含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食物,如豆腐、牛奶、鱼肉类,多吃水果、蔬菜,适量饮水。
饮食结构的调整
精品食物,带来的未必是健康。很多知识分子在饮食上过多贪吃牛、羊、猪红色肉类及贪饮牛奶类。国内外大量科研成果均证明,排除急性污染因素,红色肉类消费量与引发各种慢性“富贵病”成正比。那么,怎么吃才算是科学呢?
多食用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人的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病、中风、白内障等等。坚持按时服用维生素C可延缓衰老的过程。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食物有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红柿。美国专家认为,每人每天维生素C的最佳用量应为200-300毫克,最低不少于60微克。半杯新鲜的橙汁便可满足每人每天维生素C的最低用量。另外,每天喝半杯橙汁可预防感冒。吸烟的人更应该多食用维生素C。多食用含维生素E的食物。维生素E主要作用是:降低胆固醇,清除身体内的垃圾,预防白内障。花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但是人很难从这些食物中获取足够量的维生素E。因此建议男士们每人每天服用10微克维生素E药剂。像花生、杏仁和山核桃等,没必要大量进食,吃多了也只是浪费,每天只需要几粒就能解决问题。对抗亚健康和“过劳死”的最好办法,其实就是打破固有的生活方式,饮食、锻炼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