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英雄靠止痛片度日如年
2006-06-18

    女工37年前舍身救火进课本,今靠廉价去痛片止痛。一位舍身救火抢救集体财产的女工,一位被烧掉耳朵、乳房和脚后跟的女工,一位身上异体植皮23次的女工,一位曾经走进全国全日制小学课本的女工,一位与王杰、刘英俊、向秀丽等英雄名字一样响亮的女工,她的名字叫方玉荣,如今却要靠廉价去痛片抗争病魔的折磨。
  
  在我青春年少,有句话让我热血沸腾了很多年——“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英雄,是一个社会最美好的价值向度,但这些年让我们一次次脸红的是:那些挺过了千险万阻的英雄,再次被我们记取却是因为他们底线下生存的触目悲凉。对于方玉荣或者其他的英雄们,今日,我们早已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弥补英雄们的创伤,但事实却是“邻居靠敲墙判断她是否活着”,我想知道:还有多少英雄靠止痛片在度日如年呢?
  
  眼下的尴尬是:活雷锋越来越多了,而活雷锋上法庭索赔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了,这让我们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更可怕的是:在越来越多可能成就英雄的危难中,英雄越来越不敢、不愿出头了。是的,价值选择的高昂成本让我们退缩,道德冲动的“事后罚单”让我们后顾有忧,从经济人理性分析,如果事后的经济鼓励小于见义勇为所带来的风险成本,英雄不是“赔钱货”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心照不宣的秘密,论说起原因来无非有二:一是抽象的道德语境,英雄永远高不可攀的居住在神龛里,所以他们只要景仰只要表彰只要感动不能谈钱,英雄渐次成为社会的“稀缺行为”;二是我们对英雄缺乏刚性的制度保障,基于《民法通则》和相关解释而作出的“根据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状况责令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的规定既缺乏操作性、又不现实;英雄见义勇为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补偿,受益人也并没有欠什么人的债。如果见义勇为的人事后提出赔偿或补偿,那就降低了见义勇为的品格,已经是见“利”勇为了——于是,英雄的生存窘境和道德天平、法理悖论让我们混乱不已,这背后,我们恰恰忘却了政府机构的责任: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自上而下的公共道德支撑。公众不仅需要政府关注他们的钱袋,也需要政府关注社会的道德生态。对英雄的跟踪关注,不仅是一个社会的良心,更是这个社会的道德生成过程。
  
  其实,英雄给社会创造的是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总和,为什么我们回馈给他们的只有虚化的精神奖励呢?还有多少英雄靠止痛片度日如年——这个问题让我们倍觉心寒,要真正回答好这个问题,需要相关政府对英雄及其家人给予不间断的踏实关注: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到应对他们工作生活的“英雄应急预警系统”,再到刚性法律救济……英雄,不是喊出来的,说到底是一种价值选择,而任何选择都是权衡的结果,“人间的道德总是沾染着烟火色”。

来源:红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