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六百年故事王国横空出世
2006-06-12

     河北省藁城市耿村距离省会石家庄四十五公里,是个仅有一千二百余人的小村子。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故事王国”。这里恐怕是世界上“故事家”最为集中的地方。在耿村,无论是耄耋之年的老者,还是年仅几岁的孺子,人人都会讲故事。按照国际上对民间故事家的划分方法,这里聚集了三十三个中型民间故事讲述家和二十二个大型民间故事讲述家。其中,最大者八十六岁,最小的二十三岁。

  尘封六百年故事王国横空出世

  耿村的历史无稽可考。据藁城市地名志记载,耿村古为中山国地,明太祖朱元璋义父耿再辰在这里同元军战败自刎,死后封王葬此,派本县靳氏七人前来看坟守墓,渐渐形成村落,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初称看坟庄,后嫌不雅,改为耿村。故耿村无耿姓,而以靳姓居多。

  曾几何时,西接山西阳泉、东达山东德州的车马大道,使耿村成了官商纷至的风水宝地。这里的一、六日集市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至康熙时期繁盛一时,素有“一京二卫三耿村”的荣耀。四面八方的商客带来了各种各样生活用品,同时还带来了他们的故事、歌谣。耿村人外出经商、游历、当兵,也带回了天南地北的故事和传统。由此,经商、讲故事成为这个文化居落的两大古风。据考证,耿村故事世代口头传承,已有六百年以上的流传历史。

  然而,故事王国太封闭了。耿村村民给古往今来所有路过村子的商客旅人讲故事,讲了六百多年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一九八六年,一个叫靳春利的年轻人跑出“王国”向外面的人报告,称村子里人人都会讲故事,从此撩开了耿村作为故事王国的神秘面纱。

  靳春利就是目前耿村讲故事数量最大、能讲八百多个故事、被授予“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的耿村村民靳正新的二儿子。一九八六年春,他听说有关部门正在搜集整理民间故事,便跑出小村庄将村里人善讲故事的传统报告给藁城市文联。市文联听说后,立即向上级文联作了汇报。从一九八七年到二00四年,省、市文联十八年间对耿村进行了十一次大规模社会普查,搞了个“耿村文化工程”,力图摸清耿村的“家底”。可结果却发现,这个故事村越来越像个“无底洞”。

  河北耿村的一千零一夜

  十八年间,普查组驻村累计时间一年余,抽样调查一百多人,确定六十七人为大中型故事家,其中已故者十二人,健在者五十五人。这里面年纪最大者八十六岁,最小者二十三岁。确定五家为故事家庭。现年七十九岁高龄的靳正新因其作品最多(八百零七个故事)而荣获“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普查组现整理出各类故事四千六百三十篇,共五千余万字。日前,河北省文联将精选出的一百一十余名耿村村民讲述的神话、传说、故事作品一千一百余篇,结集出版了共六部约二百万字的《耿村一千零一夜》。

  忆想当年,负责“摸底”的原石家庄市文联主席袁学骏自嘲:“真是异想天开。”他形容耿村故事“像韭菜割了又长,像芦苇遍地扎根。真正是野火烧不尽。觉得好像挖干净了,不知什么时候又冒出一个破纪录的。”袁学骏常与故事家这样对话:“你不是说讲干净了吗?”答:“这个是小时候听来的,现在想起来了。”

  耿村出了大名。民间文学研究专家们的称谓,更让讲故事无底洞般的耿村人听了高兴,叫做“中国故事第一村”。

  故事村绝非徒有虚名。这里有一家三代都会讲故事的,还有许多故事夫妻、故事父子、故事兄弟、故事母女。耿村故事包容万象,上自开天辟神话、风物传说,各朝各代的人物和史实传说,下至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后的新生活、新人物。普查组统计后惊奇地发现,耿村故事形成一条历史长链,涵盖二十多个省区市、一百七十多个县市,串联起来即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历代野史。所谓“耿村故事甲天下,口碑历史冠中华”。

  耿村村委会也与众不同。它的正房是“故事厅”,两侧是村委会办公室。“故事厅”中的图片及图说,向人们展示了耿村故事如何从炕头、街头、地头到案头的历史。

  在耿村小学,记者看到了教师们自发编写的校本课程教材《耿村故事》。学校给学生们安排有专门的讲故事课程,每周两课时,还经常邀请故事专家们来给孩子们上课。从小学校园里围成一圈,用稚嫩的童音声情并茂地讲故事的孩子们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耿村故事传承的烟火血脉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