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袁崇焕守墓376年的家族:我们只为忠义(图)
2006-06-05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1:13 竞报
为袁崇焕守墓376年的家族:我们只为忠义(图)

佘幼芝说,守墓就为忠义两字

为袁崇焕守墓376年的家族:我们只为忠义(图)

修缮后的袁崇焕墓


为袁崇焕守墓376年的家族:我们只为忠义(图)

祠堂内供奉的袁崇焕像


为袁崇焕守墓376年的家族:我们只为忠义(图)

袁崇焕当年手书

守袁崇焕墓只为忠义

  走进位于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52号的袁崇焕墓的大门,还隐约能闻到油漆的味道。两进的小院,过了祠堂,后面就是青砖矮墙围起来的明代抗清将领袁崇焕的墓园。墓园内有一大一小两墓,大的墓碑上书“有明袁大将军墓”,小的只有一块无字墓碑。
 
  就在这寥寥几间房的院落里,和文物局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平行的还有一间面积不小的屋子,上面挂了一个牌子:“佘幼芝办公室、接待室”。为什么在面积不大的袁崇焕墓遗址里设立一个人的办公室,她和这个墓有什么关系?

  佘幼芝,一位67岁的老太太,佘家的第17代。她的先祖就是袁崇焕墓旁边的无字墓碑下埋葬的那个无名人,现在被称作“义士”的佘家先祖。当年袁崇焕背负“谋叛”罪名被崇祯皇帝冤杀,佘家先祖冒险将其遗骨收葬,并立下家训,让佘家世代秘密守墓。迄今为止,佘家守墓已经376年了。一名美联社记者在采访后曾经感慨地说:“我们美国立国也就二百多年,你们佘家却为一个人守墓三百多年,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佘幼芝说:“不为别的,就为忠义两字。”

  在被拆迁安置到金鱼池小区的佘幼芝家里,提到袁崇焕墓刚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老太太激动得哽咽了,“我真是太欣慰了。这么多年我没有白跑。”

  佘家世代都严格遵循祖先遗愿,一直守着袁崇焕墓,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这个院子搬进搬出,只剩下佘幼芝一个佘姓人时,她发现,世代守墓的任务只有她来接替了。看到已经在“文革”时被毁掉的墓,佘幼芝开始为重建墓奔走。上有婆婆,下有一儿一女,还要到精密仪器门市部上班的佘幼芝让朋友们不能理解,也让和她一起住在这个院子里的丈夫不能理解。佘老太太说:“他当时都要和我离婚了,我们的分家清单都写好了。”

  而现在,佘幼芝的老伴焦立江,已经成了佘幼芝的得力助手,“退休后,我有时间了,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将几十年来所有关于袁崇焕墓的资料、宣传都整理了出来。”焦立江手里拿着四五页书写工整的目录,里面分门别类登记了各种文字、图片、实物的存放地。“而且,我还是最终同意让我的儿子改姓佘,好让他们佘家能继续守墓。可惜,我的儿子后来死于车祸。”

  盘着头的佘幼芝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就剪了一次头发。“我觉得头发最能说明年代的延续。我头发又长得慢,70年代的时候,为了恢复墓园,我发誓直到恢复那天再剪头发,1992年,北京市政府拨款修复时,我剪了,然后就一直到现在。”2002年,经过复杂的搬迁腾退和修缮重建后,袁崇焕祠、墓正式对外开放。

  “现在我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能把墓园完整恢复,佘家能有后人继续守护下去。不管是我剩下的唯一的女儿,还是其他支的佘家人,必须要目的单纯,不能图别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把墓交给政府,佘家守墓就在我们手里终止。”

  摄影/本报记者 李艳明

  文/本报记者 薛丽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