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英语课名存实亡 苹果念Banana
2006-06-02

    英语课堂上教汉字,一名学习成绩不错的六年级学生把英语“苹果”念成Banana(香蕉),这是渭南市临渭区辛市镇南孟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真实写照

南孟小学是渭南市临渭区辛市镇南孟村一所普通的公立完全小学,现有教师7名,学生110名。13岁的王丽(化名)是该校一名六年级学生,她是一名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家里贴了好几张奖状。

记者问:“你们学校开设英语课了没?”王丽答:“课程表上有,我们在英语课堂上都写汉字呢。”“那为什么不上英语?”“没人教,老师也认不得英语。”“你听过英语吗?”“听过,苹果是Banana……”

王丽的母亲从一个纸箱里拿出几本书说:“这是英语课本,从三年级开始发的,可这些书娃从来没翻过。”

这本《小学英语8》课本扉页有王丽的名字,内页平展无折痕。王丽说,课本发到手没用过,以前发的英语课本都卖了,一本一毛钱。王丽还拿出6盒磁带说,这也是学校发的,家里没有录音机,想卖,收破烂的还不要。

“英语课本2块6毛钱,卖破烂才值1毛钱,多浪费?”王丽的母亲插话说。

没外语老师教英语课

据南孟小学一名教师讲,学校没有正常开设英语课主要是因为没有外语老师教。

“学校大多数老师都是原来的民办教师转正的,本身年龄大,加之以前也没有学过英语,教不了英语是实际情况。”这名老师说。

“既然不上英语课,发英语课本算不算浪费?”

“课本是以套为单位订的,由不得我们学校。英语磁带的问题,学校也考虑到不少家庭没有录音机的实际情况,从今年开始已经不发了。”

据调查,在渭南市临渭区,除位于市区和乡镇的中心小学外,其他农村小学多数没有规范开设英语课。临渭区教育局局长李小艾就此接受采访时说,部分农村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是因为没有外语教师。

“临渭区全区每年有超过230名教师要退休,但每年新进教师队伍的人数还不到200人,再说新进的教师也不可能全是英语专业的,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啊。”

所有小学都应开设英语课

早在2001年2月,教育部就明确要求:2001年秋季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教育部同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

据陕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工作人员介绍,陕西省教育厅制定的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从2001年秋季开始,城市小学将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其他条件暂不具备的地区,开设英语课程时间不得晚于2004年。

来源:华商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