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本的盖子还要捂多久
2006-01-04

  12月29日《齐鲁晚报》报道,一年高达数百亿元的大学收费,竟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是根据什么标准收的。近日,新华社记者拿到一张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一名大二学生2004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杂费专用收据”,收费内容如下:学费1万元;住宿费1500元;教材费1000元;保险、体检费395元;军训费180元。总计13075元。这名学生说,“各项费用都很清楚,然而最大一项‘学费’我们却不知道是以什么标准收的、具体是什么用途?”

  其实,岂止大学生对“学费”如坠云雾,一直潜心研究教育问题的熊丙奇教授也深有同感:高校教育成本如何计算,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也没有经过任何科学论证,同时,大学收费还有三个难解之谜———培养成本该是多少?个人应当分担多少比例的教育成本?热门专业收费可以上调,为何不见冷门专业下调收费?

  如今,大学的高学费已经招致民怨沸腾。人们之所以不满,不仅是因为高额学费使不少学子的大学梦破灭,更因为家长们钱花得不明不白———尽管民众质疑不断,物价等部门也试图介入,但教育成本的名细账依然乱如麻。

  据悉,目前的教育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为它不仅包括教师的工资,以及学校日常运转的水、电、气,甚至还包括学校的建校成本。这种一锅烩的计费,其逻辑显然经不起推敲。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丁小浩认为,学生的培养成本应该只包括那些与此有关的开支,而必须剥离那些与学生培养无关的开支。

  把学子当作摇钱树,多重摊派,使得教育成本变得扑朔迷离。为了保证教育成本公开、透明、合理、合情,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早日揭开它的盖头。其实,公开大学教育成本,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制度,并非难事,只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有无制约机制的问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