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为“小九寨”的双龙峡景区位于门头沟斋堂镇火村,景区大门前有百余亩杏树林深受游客喜爱。然而,杏树林却因无法正常浇水,最终导致一些树木枯死。据村民称,此事是村委会要收回承包给村民的杏树林土地造成的,双方已闹上法庭。昨天,记者就此事走访火村进行了调查。记者走访部分杏树林已经干枯
昨天,记者在双龙峡景区门口看到,数千棵果树排列整齐,但其中有些树木已干枯。此地名为“台上”,是村民李有品在十多年前承包的。“两年来,村委会不让用山上水库里的水浇树,果树渐渐干旱,收成减少了很多。”李有品的丈夫李德宝告诉记者。这种情况,记者从村里其他几名承包户那里也得到证实。记者见到村里名为“狼虎口”、“杏园”等地块上长有半人高的杂草。事件调查灌溉水源被强行“关闭”
杏树林怎么会遭遇如此厄运?村民李德宝告诉记者,1994年,其妻李有品承包了村里157.75亩“台上”土地种植红杏。不久,李德宝夫妻发现,地里所种果树并非红杏品种。从1995年起,他们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嫁接红杏,修建灌溉设施。
1999年,任村委会负责人的梁仕梅代表村委会与几名承租户续签土地承租合同,期限为30年。2000年,村委会要收回李有品承包的50亩土地作为规划区发展旅游,但约定规划区内所留下的果树还由李有品管理、收获。随着前往规划区采摘的游客日渐增多,李有品的收入也增加了。
后来,村委会竟擅自将李有品承包的30亩土地转租给一家公司。2003年,李有品与村委会对簿公堂,结果胜诉。“诉讼期间,村委会就不让用山上水库的水浇地,承包户的果树林都受到影响。”李德宝表示,他和家人只能用扁担挑水为3000多棵果树浇水,结果新树苗难以成活,大树也变干枯了。再起波澜杏树林突遭村委会收回
就在李有品一家人为果树林的浇水问题发愁时,村委会在2004年宣布“实施土地确权工作”,进行土地的重新分配。李有品以续签合同未到期为由,拒绝上交其承包的土地,村委会遂将其告上公堂。
近日,门头沟区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对村民所说“不让浇水”的问题,现任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李广元解释说,由于“确权确地”无法进行,村委会没办法重新向村民分配土地,便无法让村民继续种地,也没法对土地进行浇水,导致部分土地荒芜。
作为李有品的代理人,北京永开律师事务所的韩东律师说,被告不同意解除合同,要求村委会继续履行合同。本报将继续关注事情的发展。晨报记者武新文并摄
图:杏树因水源被断而面临干枯。
图:部分土地已经荒芜。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