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遭遇引起社会反响 爱心涌向苦命两姐弟
2006-05-09
核心提示

  13年前,兴义市敬南镇村民曾仕才先后收养了一名女孩和一名男孩,2003年4月,曾仕才因肝癌去世,留下了两名孤儿,在村民帮助下,两名孤儿撑起了一个家。本报对这两个孩子的遭遇进行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来自贵阳、安顺、都匀,以及黔西南州的一份份情真意切的问候,一件件充满爱心的物品和众多的关爱让曾足燕、曾足林姐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医院院长“我愿收养他们”

  “真是太可怜了,这么小小年纪就撑起一个家”这是安顺中风专科医院院长王兴在见到报道后给记者打来电话说的第一句话,电话那头的他话音有些哽咽。他告诉记者,自己被这对姐弟的坚强深深感动。

  “我要收养他们,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幸福的生活和学习。”

  随后,王兴院长马不停蹄赶往兴义,次日早上9时许,在记者的陪同下,来到了曾足燕特殊的家。“我想把他们带到安顺生活,让他们有书读有学上,像对待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他希望曾足燕和曾足林能尽快到安顺开始新生活。

  来自兴义市联桥宾馆的负责人在见到报道后,也于5月5日来到这个特殊的家,并表示如果孩子愿意,他乐意收养他们,临走时还留下了两百元现金,希望他们好好生活,健康成长。

  公司负责人“我送给他们一头牛”

  5月6日,邦泰贵州铁合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健康拨通记者热线,他告诉记者,两个孩子的经历让人感动,他很想为这两个孩子做些什么。当记者提到两个孩子目前的愿望就是想凑钱买头牛,同时想喂头猪过年时,刘经理当即表态:“没问题,这件事你给他们两个孩子说一下,如果有时间,我会亲自赶到兴义,买头牛给他们,若没有时间,我将通过朋友或其它方式将牛送到他们家里。”

  国防军校“掀起募捐热潮”

  5月3日,贵州省国防军事职业学校技能教学部值班的罗老师看到报道后,极为感动,他当即将报道复印数百份,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

  5月4日下午,在贵州省国防军事职业学校技能教学部老师的号召下,一场募捐活动在全校展开了,学生们将自己省吃俭用下来的生活费投进募捐箱,学校的老师们纷纷走上捐款台,献出自己的爱心,就连学校食堂师傅和老师的家属以及孩子,闻讯后也纷至沓来,献上他们的一份爱心。一些老师在捐款的同时,还将自己的棉被捐献出来,并为曾足林买了学习用品。

  5月7日早上,贵州省国防军校的几位师生代表乘坐一辆面包车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颠簸,抵达兴义。

  记者看到,国防军校许多学生除了捐款外,他们还向两个孩子写信。一位叫杨丽娟的学生在信中这样写道:

  “虽然我没见过你们,但是我相信现在的你们一定很痛苦,我看到你们所受的艰难困苦后,我的心好痛。你们没有爸爸妈妈,就像一棵小草,孤独无助,艰难地生活着,我把零花钱捐给你们,祝愿你们身体健康!”

  当国防军事职业学校技教部的老师们将全体师生的2389.9元捐款递到曾足燕的手中时,双手颤抖的曾足燕感动得泪流满面,虽然她没有说出一句感谢的话,但她的眼神告诉记者,她一定会不负好心人的关爱好好生活下去

来源:贵州都市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