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考验中国(转载)
2006-01-03
2005年岁末,负责安全生产的中国安全监察部门的官员们仍是最忙碌的一群人。一年来,人们已经熟悉了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那紧锁的眉头和从一个灾难现场到另一个灾难现场疲惫奔波的身影。
    通过中国安全网,可以看到2005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天灾人祸仍伴生期间。对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来说,诸如台风、地震、洪水、禽流感、矿难、火灾、雪灾、水污染、交通事故等不可抗力或人为造成的天灾人祸交织出现并不奇怪。
    灾难使受难者失去亲人,投资方损失掉金钱,国家或地方区域甚至行业经济运行受到影响;对执政党来说,灾难更是一次对其执政能力的考验和检阅。灾难发生之后,政府抵抗灾难的实力、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运行以及如何化解因灾难而触发的社会风险,上述对执政党来说,显然更为重要。   
    事实上,“蝴蝶效应”适用于中国大多数的灾难路线图。但事故来临之前的征候往往被忽略,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死神的微笑常常被大把的钞票所遮蔽。
    回顾2005,重温灾难考验中国的每一个细节仍十分必要并足以警示未来。
   
             GDP1000美元下的中国灾难现实

    1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公布,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的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而我国GDP总量调整后,人均水平在世界上的位次变化仍然不大,排名仍在100位之后,人均GDP只有全球人均GDP的五分之一。
    2005年,台风、雪灾、地震等天灾给经济运行带来的损失有目共睹;仅浙江一省,2005年,因夏季频频光顾的台风袭击经济损失十亿元;而肆虐山东胶东半岛二十余天的暴风雪给威海一市造成损失超过5亿元。
    11月,发生在江西九江的地震则造成至少40万人在寒冷的冬天露宿街头,无家可归。
    12月1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首席兽医官、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宣布:2005年以来,中国共有11个省区、23个地市、30个县(市区)、55个乡镇、112个村发生30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其中青海省发生1起候鸟疫情。共有15.82万只禽发病,死亡15.12万只,扑杀家禽2222.58万只。
    …………
   记者曾对人均GDP1000美元下的中国反灾难战略予以关注。2005年,火灾、矿难、水污染、交通事故等责任事故频发。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安全问题专家提出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中国正进入第五个事故高发期,安全生产问题十分严峻,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国家煤炭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赵铁锤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通过对一些国家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这个区间时,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期。而中国正处于这个阶段。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也认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一个坎。一些国家GDP到1000美元后,经济发展放缓或停滞不前。一些国家在此期间出现社会动荡,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掩埋或窒息了经济的增长。
    一组可资证明的数据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调度中心的统计,截至12月18日,今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691057起,死亡119827人。
    显然,人们对2005年矿难事故之频仍记忆犹新。据统计,今年以来煤矿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11起,其中发生了四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事故。
    进入十二月,天灾人祸并没有因年关将近而停止。
    12月7日,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刘官屯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91人死亡,另有17人下落不明。这是2005年以来第四起、建国以来第22起涉难百人以上的煤矿事故;更是在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安全防范,深入开展“两个攻坚战”的情况下发生的。
    “事故伤亡惨重,性质恶劣,负面影响很大,教训十分深刻。短短十天时间,连续发生了黑龙江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和河北唐山刘官屯煤矿两起百人以上煤矿事故,使本来已经相当严峻的煤矿安全形势雪上加霜,也使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12月12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全国安全生产视频会议上心情沉重。
    12月15日,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发生火灾,目前已造成39人死亡;
    12月22日,四川都江堰至汶川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发生瓦斯爆炸,造成44人死亡9人受伤;
    12月24日,一辆长途客车坠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境内的黄河内。仅有9人生还,司乘人员及乘客27名乘客遇难;
    12月25日晚11时,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檀岛西餐厅25日晚11时左右发生火灾,造成26人死亡,11人受伤;
    12月26日凌晨零时3分,深圳龙岗区布吉街道坂田社区长发中路5座居民楼连发大火,二千余人紧急疏散,上千户居民财产在烟火中化为灰烬。
    …………
    而根据‘海恩事故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事实也的确如此。12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指出,中国官方已调查结案的六起煤矿特别重大事故(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山西朔州细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河北承德暖儿河矿业公司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山西忻州宁武县贾家堡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新疆阜康市神龙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广东梅州兴宁市大兴煤矿透水事故)都属于责任事故。
    李毅中在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事故多发还有深层次原因:第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第二是行业管理弱化,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第三是安全投入不足,历史欠帐较多;第四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而培训、教育缺失;第五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事故背后的腐败,这些都制约着、影响着安全形势的好转。 
   
           事故频发下的官员问责风暴

    12月1日,在七台河“11·27”东风矿难现场,《了望东方周刊》记者亲眼目睹在事故抢险救灾指挥部的通气会上,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指斥东风煤矿总经理和总工程师对国务院规定置若罔闻,“连小煤窑主都不如!”煤矿安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再一次震动国人。
    广东梅州兴宁市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后,矿主竟扬言,要拿出三亿元来摆平官员。矿难背后的官商勾结和权钱交易浮出水面。
    每一次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安监总局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关注焦点。2005年对升格之后的国家安监总局来说,压力始终存在。仔细研究国家安监总局官员们这一年的行程表,会发现,这一年,相当多的官员在北京办公的时间可能还不到三分之一。而在危难之中上任的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更数次在事故现场向主管官员发难。
    2005年,也是高层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置力度最大的一年。
    根据《行政监察法》和《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监察机关对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实施监察,并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监察机关参加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一是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的监察对象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二是对事故调查工作进行监督,以确保事故调查的客观公正。
    2005年,国家监察部参与事故调查组成为惯例。
    12月23日,国家监察部副部长陈昌智向公众通报了对六起特别重大煤矿安全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情况。
在这六起特别重大事故中,共处理222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处理96人;如山西朔州细水煤矿矿长、副矿长、调度员及驻矿安监员、乡安监站站长等9人,河北承德暖儿河煤矿事故当班调度员及总工程师、总经理、生产经营决策人等4人,新疆阜康神龙煤矿董事长、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及有关人员1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6人,其中行政撤职40人。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中,有省(部)级干部2人,地(厅)级干部18人,县(处)级干部41人,科级以下及其他人员65人。其中,国务院研究决定,给予陕西省原副省长巩德顺行政记过处分,广东省副省长游宁丰行政记大过处分。并责成陕西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作出书面检查。
    2005年,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后,负有领导责任的官员被问责已成惯例。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车间发生爆炸,导致松花江水被污染,下游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受到影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因此提出辞职,国务院于12月2日免去了他的局长职务,并任命周生贤为局长。
  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2月2日发布的一份通报称,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国家环保总局作为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事件重视不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对这起事件造成的损失负有责任。为此,解振华向党中央、国务院申请辞去国家环 境保护总局局长职务,这一请求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批准。
    从中央解除解振华的职务,亦可看出中央对今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谁不重视环境保护,谁对造成环境污染负有重要责任,就摘谁的乌纱帽。更给全国地方环保官员一个警示,做好自己的份内的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
             
 
                                         突发灾难考验政府应急机制
       
    在灾难来临关头最需要的两个因素是团结和纪律,团结就是力量。
    从美国炭疽病案中我们看到,从2001年10月15日上午9:45分,美国国会大厦工作人员打开了一封含有炭疽病毒的信件开始,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包括数据管理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微生物学专家、沟通专家等)组成的快速反应小组立即奔赴突发事件现场,为州和地方提供应急支持。在整个炭疽袭击的应对过程中,联邦、地区、州、和地方努力保持高度协作和沟通,多个系统在同时协同运转。国家卫生服务部门通过CDC为州和地方卫生部门提供9.18亿美元的资助,以提高整个纵向应对系统预防公共卫生领域的恐怖袭击、提高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整体能力。
    2005年11月20日,吉石化爆炸导至松花江下游特大城市哈尔滨停水之后,黑龙江省政府及哈尔滨市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对停水的原因也在短暂的犹豫之后迅速予以公开。
    清华大学博士杨燕绥认为,在危机关头谈知情权更容易理解其深刻含义。国家团结有赖于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因此,政府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就必须保证在第一时间里对外公布一致的、可靠的信息;如果隐瞒信息、信息不实和用虚假信息愚弄公民,不仅会导致更多毫无权威的信息发布源,更重要的是失去政府信息的权威性,加大百姓的恐慌心理程度,导致集中购物和提款这样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动;失信于民还会失去克服危机的最佳时机和最有利的条件。
    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处理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与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是成正比例的。当中国政府如实公布并向下游俄罗斯城市哈巴罗夫斯克通告水污染情况及相关数据,并援助俄方共同治理水污染时,中国政府的务实态度和及时公开数据获得了邻国的谅解。
    事实上,在面对人类共同的敌人禽流感上,中国政府的务实态度已经被国际所承认,各种合作项目正在开展。
    12月20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伊莱亚斯·泽尔霍尼博士在北京表示,中国政府在禽流感防治和疫情通报方面是“完全开放和透明”的,两国卫生部和农业部的相关人员正在就提高病毒监测和诊断能力开展合作,并为此训练相关人员。
    自从“非典”之后,中国各省、市都确立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例如山西省政府要求,一旦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各部门应及时如实向省政府用书面方式以信息的形式报送,紧急情况可先通过电话报告,报告时间最迟不得超过三小时,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否则将依照《公务员法》及其他相关规定,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者,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然而,矿难瞒报事故仍有发生。国务院已处理的六起特大煤矿安全事故中,就有三起存在着瞒报。对瞒报者,一经查出,等待的将是最严厉的处理。
    在12月12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视频会议上,国家安监总局宣布,针对整顿关闭工作中一些煤矿企业、一些地方政府、一些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采取更加有力、更加严格的七项“断然措施”,坚决刹住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
    目前,以国务院安委会名义,分别对山西、河北、内蒙、辽宁、河南、江西、贵州、陕西8个产煤重点省区进行的煤矿安全专项督查正在进行之中。
                          
               清理官股触动利益集团
   
     2005年,由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起的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直接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
     围绕着清理“官股”,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成为一个焦点。尽管在清理“官股”伊始阶段,有官员称,“宁可丢官,也不退股”,但在中央的强大压力下,截至2005年10月20日,4578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共已从煤矿撤走股资4,73亿元。监察部副部分陈昌智表示,下一步要组织各地抓紧完成登记申报情况的核实和处理工作,特别是要查清投资入股人员撤资情况,防止出现弄虚作假、“明撤暗持”问题。
    另一方面,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12月23日表示,今年中国将关闭四千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法煤矿。这些煤矿的关闭,不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他介绍说,这些矿都是小矿,年生产能力大概在一万吨到三万吨。四千个煤矿合起来的能力也不到一亿吨,不会影响煤炭的市场供应。而这些煤矿是轻视生命、滋生事故的事故源,非关不可。目前,中国的煤炭库存一点三九亿吨,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三成四,煤炭的供应紧张情况已经趋缓。
    面对频发的矿难,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一直是全社会的共同呼声。然而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有关负责人却指出,虽然检察机关肩负着查处矿难背后渎职案件的职责,但由于多种原因,查处还比较艰难,查处力度明显不够。
    从目前检察机关查处案件情况看,矿难等重大安全事故往往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违法违规,亵渎和滥用职权,甚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是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组来自贵州省检察院的数据却透出了这样一个事实:2003年至2004年,贵州全省共发生煤矿安全事故1195起,而受到公安、检察机关查处的仅274起,只占事故总数的22.9%。其中公安机关查处的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等犯罪案件220起,检察机关查处的煤矿事故背后的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案件54起,两者查处件数分别占事故总数的18.4%和4.5%。
   山西是我国的产煤大省,也是矿难发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据统计,2004年山西全省各类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184起,死亡485人。在死亡人数如此惊人的情况下,山西省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煤矿安全事故中的渎职犯罪案件41件47人。
   从上述比例可以看出,检察机关在查处煤矿事故背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上力度还远远不够。
   可以确定的是,包括清理“官股”在内的长效监督机制仍会是2006年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而中国在面对灾难时的应对机制将更加健全完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